不可知則安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七章 沙的恨意,歸徒見聞錄,不可知則安之,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退開,愚昧之人。”又是一擊穿刺襲來,那根長槍裹挾著一拳黃沙呼啦啦的衝著喬森面門而來,看得出來對方並不打算在這裡與喬森進行纏鬥,只想著以最快的速度解決這場“意外會面”,所以每次出手都務求能夠將對手一擊斃命。
而喬森則是饒有興致的一邊躲避一邊觀察著對方的“狀態”。非常有趣的一點,每當對方要進行穿刺的時候就會有一小團黃沙從周遭的沙塵暴上剝落下來,隨即凝聚到那柄長槍的四周,隨後伴隨著對方的動作,黃沙在長槍上飛旋起來,就像是給長槍“裹”上了一層由黃沙構成的鎧甲一樣。並且這些“鎧甲”本身在強風的助力之下,同樣變得銳利如刀片一般。
這種情形,喬森曾經在其他地方見到過。巴爾塔曾經為他科普,這種施法方式可以被歸類為是“附魔”的一種。顧名思義就是藉由法術或者契約之類的東西,在原本較為普通的物體上“附加”上自己所需要的魔力或者是魔法。通常情況下武器上最常見的“附魔”都是用來最直觀的增加這種武器本身所追求的力量的法術。
給刀或者劍附著上“銳利”和“斬切”方面的強化魔法,給盾牌附著上“強化防禦”或者“魔力障壁”之類的防護魔法,魔杖上則是“魔力增幅”之類的法術。而長槍這種武器上,最常出現的則是用來強化“貫穿”或者“衝擊”這兩種特性的法術。
但是很顯然現在這把看不清形象的長槍上所附著著的並不是這兩者中的任何一種。那麼就應該是巴爾塔所說的第二種情況——魔法附著。也就是將武器本身當做是“施法用的媒介”,武器本身起到的是類似於魔杖的作用。這種使用方法有一個大前提,也就是這個武器本身就具備著一定的“魔力”或者與魔力產生感應的能力。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被稱為“法師黑手”的一種小型工藝石製品。使用方法極為簡單,只要朝著目標丟出去,在觸碰到的時候就可以引發上面所附著的魔法。只不過由於其製作所需要用到的石頭本身就是極為稀少的寶石,所以對於大部分的施法者而言,就算手頭上真的有這種東西,多數時候也只是拿來當做炫耀的工藝品,而不會當做“武器”來使用。
當然,這一切與眼前這位神秘人物所展現出來的能力相比多多少少都存在著些許的出入,不過這也是完全合理的事情,畢竟...按巴爾塔的說法即便是同一個法術由不同的人使用出來,由於自身魔力特性、施法媒介,魔力強度等一系列外在因素的影響總會有所出入。
不過...從剛才開始喬森就一直非常在意一件事情,也就是這個對手從始至終都一直將自己“隱藏”在這茫茫沙塵之中,不管是自己的身軀還是攻擊的手段都是如此。一開始喬森還以為對方只是為了不對自己暴露身份而已,但是時間久了之後他便意識到了問題所在——既然已經下了要將自己滅口的打算,為什麼還會在意被自己見到真容這種無關緊要的事情?在發現自己的攻擊短時間內無法對他造成有效傷害之後,比起這點可有可無的隱蔽工作,更為簡單有效的對自己發動攻擊確保斬落他才是最要緊的事情吧?
言語上的簡潔姑且可以理解為是不想和自己多費口舌,但...已經在言語上這麼精簡幹練了的一個傢伙,會在出手殺敵的時候還要兼顧著思考,不要在一個將死之人的面前暴露自己身份這麼多此一舉的行為?誠然確實存在著這種小心謹慎到骨子裡的傢伙,但...
眼前的這個人,應該不屬於這個範疇。如果真的那麼需要在意“隱蔽工作”的話,那麼他至少應該在來到距離沙場更近的距離、乃至於潛入到了黑塔範圍之內後再施法招來沙塵暴才對,在這麼遠的距離就大張旗鼓的把這麼聲勢浩大的東西弄出來,還生怕人們不知道自己要來一樣的三番五次壯大沙塵暴的強度,無亂怎麼解釋,都存在著矛盾的地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