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漢奸秦檜,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年網上的輿論管控越來越嚴,這個要團結那個要和諧,這也不能噴那也不能罵,好像很多古時候都能罵的東西因為種種因素到了現在都不能發表意見,不過秦檜這個人好說,人家是漢族,又是奸臣,還是叛徒,我罵他一句漢奸應該沒問題。
封禁我我也要罵,誰不讓我罵秦檜我就罵誰。
秦檜是江寧人,政和五年進士,早年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市)做官,靖康之變時上疏朝廷請求三件事,一不要向金國割讓河東河北;二不要與金國和談,要堅決抵抗;三金國使者來了見都不要見,戰場上見真章就完了。
以北宋當年的國力,堅持抗戰就不會亡國,秦檜這個主戰派的建議一點兒毛病都沒有,但架不住欽宗一心求和根本不理。無人理會的秦檜後來回京任職,被安排在宰相張邦昌身邊出任日常事務官,給當朝宰相當日常助理這可是好職位,幹得好很容易快速提拔。但秦檜拒絕了,說張邦昌是個投降派,堅決不肯與這種人為伍。
不與張邦昌同流合汙,年輕的秦檜有點兒骨氣,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欽宗為了保住皇位不惜割讓國土也要議和,國書擬定後,有骨氣的秦檜榮幸的被選為使者,前往金營。
去金營是個苦差事,路上有被老百姓幹掉的風險、被盜賊劫殺的風險,到了金營還有被扣留的風險,兩國翻臉了還有被處斬的風險,張邦昌剛在金營裡體驗過一回嚇得哇哇大哭,這滋味兒不好受。
秦檜領命出行,之後順利送達國書返回。熱愛祖國反對割地不怕以身犯險,從金國回來的秦檜得到了朝臣的讚賞,出任諫官,接著升任御史中丞。
開封城破之後張邦昌代為執政,秦檜向金國上疏請求立趙宋皇室為帝,奏疏送到金國惹得完顏宗翰完顏宗望非常不爽,把這個指手畫腳的秦檜一併抓走回了金國。
北國的冷風吹涼了秦檜的熱血,逐漸的失去了對國家對道義的堅持。建炎元年趙構稱帝的訊息傳到上京,徽宗大喜,以為又有了與金國談判的資本,便修書一封給金國朝廷,表示願意出面說服兒子趙構永世做金國藩屬,稱臣納貢,來換取他和其他皇室成員放歸南方。
放歸南方是不可能的,但負責給金國上報奏疏的秦檜引起了金人的注意,有文化又有見地的秦檜被分配到完顏昌帳下效力,慢慢的秦檜失去了保家衛國抗爭到底的氣魄,成了一名主和派,好死不如賴活著,好打不如賴和著,只要不打仗,讓幹啥都行。
都不想打仗,可問題是對方不打仗還要侵略你,你為了不打仗就要當亡國奴?什麼混賬邏輯。
完顏昌是金國的主和派,雖然大環境裡也是在攻伐南宋,但主張以戰促和,不戰而屈人之兵,能不打儘量不打,打仗重在實惠,意思是我不打你了,你自己主動點兒,自降國格當二等公民。
比亡國奴強點兒,也強不了多少。
在完顏昌的指導思想下,秦檜隨之南下,向沿路多個州縣勸降,效果很差,金軍遭遇的抵抗都很頑強。
畢竟在北宋幹過御史中丞,秦檜對宋朝的政治執行機制和趙構本人還是有所瞭解的,史書沒有記載秦檜到底與完顏昌達成了何種協議,但是就在建炎四年十月,秦檜帶著老婆丫鬟一家老小離開金營,乘船來到了臨安府。當時的宰相範宗尹與秦檜有故交,將其引入朝中見到趙構。
見到趙構,秦檜開始了他的表演,聲稱自己是在燕山府殺了金軍看守然後逃回來的。
當時朝上的文武百官就一片質疑,試想從北京到杭州,長江以北都是金軍的控制區,秦檜一節文官,如何殺得死金軍看守?如何在殺死看守之後還有時間帶上老婆丫鬟一併出走?如何在金軍的嚴密控制下突破重圍渡過長江?
關鍵是秦檜乘船南下,船上還帶了很多錢財家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