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張浚北伐,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幹掉了楊太,南宋南方的暫時沒什麼大的叛亂勢力了,張浚回京面聖,提出了他的北伐構想。

樞相張浚是個有志向的人。

在川陝的幾年,雖然經歷了與曲端不合、遭逢大敗,但後期提拔吳階吳璘兄弟和尚原之戰大敗金兀朮,至少穩定住了陝南局勢。南宋西線幾年間無戰事,紹興四年張浚奉詔回京,原以為能回京主持對金作戰,可沒想到一回來就被彈劾坐鎮陝西時打了敗仗,被貶謫到了福州。

別人不知道張浚的戰略意圖,趙構還不知道嗎?要不是張浚在陝西拼了老命跟金軍死磕,金兀朮也不會率軍入陝,趙構也不會在江南有喘息之機。不管張浚在陝西是勝是敗,戰略意圖已經完成了,在趙構這裡就是有功之臣。

紹興四年九月,就在宋軍在襄陽戰場上一路高歌猛進之時,金齊聯軍在江淮戰場南下也同樣連戰連捷一直打到廬州,後來因金太宗吳乞買病重金兀朮害怕朝中政變火速班師才作罷。

從廬州東渡長江,距離臨安就很近了。守臨安必守長江防線,守長江防線必守江淮,為了把江淮一帶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張浚向趙構提出了四路並進的北伐構想:

韓世忠率部從承州、楚州一帶出發,攻打淮陽(今江蘇邳州市);

張俊率部進駐盱眙;

劉光世率部進駐廬州;

岳飛率部進駐襄陽;

以上四路同時發兵克復中原,另有殿前司公事楊沂中率部作為後隊,隨時支援四路宋軍。

趙構沒有反對張浚的北伐戰略,張浚很快就著手部署幾路宋軍,滿懷信心的準備收復中原還都開封,甚至迎回二聖也說不定。

但張浚沒有鬧明白一個道理:路線錯了,越努力就會輸的越慘。

不說自古以來,就宋朝開國以來,大規模軍事作戰捋一捋,雍熙北伐、五路伐夏,這些損兵折將最後還是鎩羽而歸的戰爭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分兵。

圍剿小股敵人可以分兵包圍一網打盡,對付實力強勁的敵人集中優勢兵力尚且不一定能打贏,更何況分兵?

張浚以為北伐伐的是偽齊,卻不想想偽齊背後的金國怎麼可能坐視不理。

又是一場註定要輸的北伐。

有意思的是劉豫似乎知道南宋要向自己動手,先下手為強了。紹興六年正月,劉豫派重兵進駐淮陽,南侵之勢一觸即發。淮陽是韓世忠的防區,戰爭中取得先機非常重要,韓世忠一看齊軍蠢蠢欲動,乾脆也不等朝廷號令了,紹興六年二月率軍渡過淮河圍攻淮陽。

偽齊雖然在淮陽重兵雲集,卻都不經打,城外野戰屢戰屢敗,最後乾脆閉門不出,不打了。

齊軍不打了,宋軍可不會善罷甘休,韓世忠在淮陽城外就地紮營,準備困死淮陽。

淮陽城內齊軍多為臨時拼湊,戰鬥力低下。危急時刻劉豫又想起宗主國金國,趕緊求救,金國朝廷派了金兀朮率軍救援。金兀朮奉召率大軍前來,韓世忠見偽齊搬了救兵,自己也搬救兵,向鄰近的張俊求援,請求合兵一處共同對付金齊聯軍。

張浚當時在盱眙,宋代盱眙與今天的盱眙位置基本一致,韓世忠所在的淮陽在今天的邳州,與盱眙距離170公里,這個距離步兵行軍最多三天就能到。

張俊拒絕發援兵,韓世忠孤軍深入勢單力薄,只好退軍撤回楚州。

張俊的俊雖然是人字旁,可這個人為將以來的種種表現卻越來越不像個人,像個貪生怕死、趨利避害的鼠輩。

在南宋領兵作戰已久的張俊其實早在北宋建中靖國年間就參軍了,建中靖國元年年僅十六歲的張俊在家鄉鳳翔府參軍對抗西夏,在童貫統領的西軍中因仁多泉城之戰的立下戰功被擢升為承信郎,成為一名基層軍官。

靖康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