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征討西北,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繼遷就可以不戰而降。
趙光義覺得這主意挺好,就這麼幹了。
李繼遷得救了。
但凡有點兒常識的人都知道,治水,要疏不要堵,洪水來了靠堵是堵不住的,只堵不疏下場只有到處漏水。
老百姓也是如此,哪個地方的老百姓不穩定了,要疏導,不能靠壓迫。西北那麼多老百姓就靠販鹽為生了,你把鹽禁了,人家難道乖乖等死?
正常人都不會乖乖等死的,不想死的就都投靠了李繼遷。這裡面不僅有党項人,還有漢人,以前党項族很多部落沒想要跟著李繼遷造反,現在倒好,不但党項人都跟著造反,一群漢人也跟著李繼遷造反了。
李繼遷一敗再敗,卻沒想到前來投靠的人卻越來越多,於是又開始囂張了。
淳化五年年初,李繼遷開始在西北數州連續肆虐,以夏軍的戰鬥力,想強攻下一座城池是不可能的,但他就是在你城池外面燒殺搶掠,你集合兵力打我我就跑回漠北。幾個州縣的軍情傳到開封,趙光義實在受夠了李繼遷,決定派一張王牌,去一勞永逸的解決掉李繼遷。
這張王牌就是李繼隆。
李繼隆跟李繼遷李繼捧兄弟的名字挺像的,乍聽一下像是兄弟仨,但李繼隆跟他倆可沒半點兒關係。李繼隆率軍到達西北前線之後,李繼遷還沒慌,李繼捧先慌了,他害怕李繼隆知道他與李繼遷暗中勾結的那點兒破事兒,為了防止李繼隆來了之後先把自己一窩端了,李繼捧給趙光義上書說李繼遷已經與自己和好不再互相攻伐,希望朝廷退兵。
趙光義看到這封上書又是一陣氣,大軍來了你讓大軍退兵,這怕是已經成了李繼遷的人了,於是命令李繼隆,到了地方先把李繼捧給幹掉。
李繼捧也沒有在駐所夏州坐以待斃,李繼隆大軍到達之前,他把母親老婆等家眷都帶著,跟著自己帶的部隊駐守到了夏州城外,準備著李繼隆要是真來了,就拉起隊伍跑,李繼隆要是不來了,就拉起隊伍還回城裡。
可惜李繼捧沒這個機會了,李繼遷在某天夜裡來夜襲大營,把李繼捧打得大敗,糧草輜重丟的一乾二淨,連母親老婆都被李繼遷劫走了,李繼捧隻身一人逃回了夏州城。
逃回夏州城之後,沒想到朝廷方面早就識破了李繼捧蛇鼠兩端的伎倆,通知夏州守將趙光嗣,李繼捧一旦回來就立即拿下。李繼捧以為趙光嗣是自己的手下肯定靠得住,結果一回城就被五花大綁。李繼隆到達夏州之後便直接把李繼捧裝車運回了開封,聽候朝廷發落。
李繼捧還算運氣好,趙光義沒有太過追究李繼捧的罪名,而是給他封了個宥罪侯,留在了開封。
李家兩兄弟兩頭吃的把戲算是玩兒到頭了,李繼遷知道北宋這邊也騙不下去了,便決定不再遮遮掩掩,開始派兵攻打夏州,但夏軍戰鬥力實在是底下,攻城戰更是完全不在行,來夏州兜兜轉轉幾回都是無功而返。
李繼隆一邊在城裡看著李繼遷在城外白費力氣,一邊籌劃著收拾李繼遷的辦法,可還沒等他想出來辦法,朝廷命令來了,讓李繼隆毀掉夏州城,把當地居民遷到周邊城市。
夏州是西北最邊陲的一座城,深居在大漠之內,城牆高大易守難攻。夏州最早來源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胡夏都城統萬城,君主赫連勃勃徵發十萬工匠建造而成,赫連勃勃生性殘忍,工匠施工的城牆如果能被鐵椎扎入一寸就當場殺掉工匠澆築進城牆。依靠這種變態的監理模式,赫連勃勃打造出了一座超級堅固的統萬城,胡夏滅亡之後,後世統萬改名為夏州。
作為西北最堅固的夏州城,落在李繼遷手裡將會幫助李繼遷穩住根基,放在宋朝手裡可以以夏州為據點不斷地鉗制李繼遷的軍事行動,使其不敢輕易越過夏州去侵擾內地城池。
說來說去,夏州城無論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