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党項崛起,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夏的主體民族黨項族本是北魏鮮卑族拓跋一系的後代,唐朝時歸順朝廷,被封在夏州(今陝西榆林)。唐朝末年拓跋思恭討伐黃巢叛軍有功,被皇帝賜姓李,五代十國期間一直主動向遼國和漢地中央政府兩邊稱臣,小日子過得波瀾不驚。北宋立國後,首領李克睿一直擁護北宋政府,李克睿和兒子李繼筠兩代首領都曾派兵協助朝廷征討北漢。
李繼筠於太平興國五年病死,其弟李繼捧接班,李繼捧這個人跟父兄不太一樣,簡單來說就是管不住部族,族人都不聽他的。李繼捧合計了合計,感覺鎮不住族人,還不如歸順朝廷當了小財主拉倒。太平興國七年五月,李繼捧來到開封朝見趙光義,表示自己所繼承党項族的銀、夏、綏、宥四個州地盤全部歸順朝廷。趙光義非常高興,派人把李繼捧五服之內的親屬都護送來到開封定居,封李繼捧為彰徳軍節度使。
五服之內的親屬都來了開封,趙光義想的非常周到,党項頭子的家庭已經被禁錮在宋境之內,西北的地盤群龍無首可以慢慢消化了。可趙光義沒想到的是,李繼捧五服之內還有個族弟當了漏網之魚,他李繼捧願意投降,這個族弟可不願投降。
族弟名叫李繼遷。
李繼遷自小就有勇有謀,擅長騎射,李繼捧的父親李克睿看李繼遷是個人才,從小就著力栽培,李繼遷十幾歲就在李克睿手下做官。李繼捧投降北宋時,李繼遷還不到20歲,北宋使者來銀州(今陝西米脂縣)點人頭時李繼遷假裝奶媽病死,把藏匿的兵器裝在棺材裡披麻戴孝的混出城外。
逃出去之後的李繼遷一路向北,跑到了距離當時西北治所夏州以北的地斤澤(今內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党項人在當地還有很大勢力,李繼遷到了地斤澤之後拿出先祖拓跋思忠的畫像,聚集了一大批當地的党項豪強,痛斥北宋朝廷侵佔党項人故土的罪行。憑著出色的口才,他成功的說服了當地党項人跟著他一起對抗北宋。太平興國七年十二月,李繼遷已經有了一支頗具實力的軍隊,開始以地斤澤為根據地,向南攻打夏州(今陝西靖邊縣)。
夏州城營建多年,李繼遷新軍初立,自然是沒對夏州城造成什麼威脅,但出兵夏州對北宋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趙光義在此之前屢次想要招安李繼遷都被李繼遷戲耍,終於無法忍受李繼遷數次出爾反爾,太平興國八年五月,派遣田欽祚和袁繼忠出兵收拾李繼遷。
田欽祚在滅北漢之戰中害死了郭進之後也遭了報應,被人舉報假公濟私獲罪從幽州到柳州又到郢州吃了不少苦頭,這次受命討伐西夏田欽祚鉚足了勁頭,準備打個翻身仗,找回自己的尊嚴。
袁繼忠在太祖朝成長起來的將領,其父原始後周的軍官,受蔭任職一名基層軍官,參加了北宋開國初期的平定二李的叛亂和平定蜀地的戰爭。袁繼忠在戰爭中逐漸顯露頭角,後來被朝廷派到北方防守契丹人,多次打敗遼軍入侵。
兩名宋軍主帥都是身經百戰的將軍,李繼遷卻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菜鳥,與田欽祚和袁繼忠相比,李繼遷的檔次也就跟街頭混混的水平差不多。李繼遷自己卻十分自信,聽說宋軍來了主動出擊,在葭蘆川(今陝西佳縣西北)遇到了宋軍。
戰鬥的過程沒什麼可描述的,完全的一邊倒,只不過宋軍沒有引起高度重視,結果讓李繼遷成功逃走。
李繼遷沒有走多遠,勉強收拾了殘軍,還沒回過來勁兒宋軍便又追了上來,在夏州城北的萬井口又打了一仗又輸了,李繼遷招架不住退到山下紮營,夜裡宋軍又來劫營,李繼遷的軍隊死傷一千多人。本身也就幾千人的隊伍死的死傷的傷被打散的打散,李繼遷意識到再這麼下去他這點兒家底全都得葬進去,於是領兵徹底跑路,一股腦跑回地斤澤遊牧去了,積蓄力量等待下一次進攻。
消停了不到一年,到了北宋雍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