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宋金失和,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許是來之前有了徽宗的授權,也許是想當然的信口開河,馬植提出可以從經濟層面做出補償,希望金國可以歸還至少一部分領土。吳乞買一聽又要給錢來了興趣,於是在雙方反覆談判中,金國同意歸還雲州地區的武州(今山西五寨縣)、朔州(今山西朔州市)給北宋,而北宋要提供二十萬石糧草給當地金軍。
之前燕山府的六州要每年一百四十萬貫錢才換了回來,而這次雲州的兩個州只要一次性付二十萬石軍糧就可以換回來,這生意不虧。
按這個劇本發展下去,雖然北宋依然面臨威脅,但至少還有機會緩解國內外矛盾,整備國防,不至於被金軍一路打進開封。可接下來這位爺的登場,終於點燃了宋金之間僅剩的導火索,讓戰爭提前到來,讓北宋徹底崩盤。
童貫自從還朝之後,徽宗對他兩次率軍北伐慘敗很不滿,漸有疏遠之意,王黼和梁師成見縫插針,推薦心腹宦官譚稹代替童貫擔任河東宣撫使兼河北宣撫使,率軍北上總領幽雲十六州防務。
譚稹來到燕山府之後,發現郭藥師所部驕橫難管,為了制衡郭藥師的怨軍,在河東路又組建一支軍隊,怨軍在北宋被賜名為常勝軍,譚稹就給新軍起了個名字叫義勝軍。
河北郭藥師的怨軍大概五萬規模,河東譚稹新建的義勝軍大概也是五萬規模,為了不斷擴大義勝軍規模,譚稹不停地招兵買馬,而且規定凡加入義勝軍者,軍餉為常勝軍兩倍。
這就坑了大爹了,河東路河北路相鄰,兩支軍隊相距不遠,完全相同的工作一個比另一個收入翻番,用屁股想想也知道該選哪個。於是不僅義勝軍迅速壯大,連郭藥師的怨軍也不斷出現逃兵去加入義勝軍。
郭藥師本來就提心吊膽朝不保夕,現在手下又被隔壁高薪不斷挖走,為了防止兵力流失,下令給全軍士兵連上刺上刺青,防止逃走。原本怨軍屬於遼軍,遼軍臉上是不刺青的,歸附北宋後受到優待沒有按北宋規矩來也不需刺青,可郭藥師管不了那麼多了,不刺怎麼行?部下要跑光了。
這隻怨軍的怨氣越來越大,很快將不可收拾。
接著,北宋宣和六年、金天會二年三月,駐守雲州的完顏宗翰派人來取之前說好的二十萬石糧食,被譚稹一口回絕,意思那都是馬植口頭上答應給你們的,不算數。
馬植確實只是口頭上答應給二十萬石糧食,可人家吳乞買也只是口頭上答應歸還武州、朔州了,二州人家真給了,你糧食卻要賴賬?
譚稹蠢就蠢在金國使者前來,無論他有沒有糧食都不該自作主張回絕,哪怕報給朝廷讓朝廷來定奪都不該擅自做主。金人一看譚稹這態度,得,宋朝這是真的言而無信,回去如實稟報。
說好的州縣還了回去,對面的糧食卻賴了賬,吳乞買大怒,一而再再而三的背盟,這種國家如果不先下手為強做掉他,難道留著過年?
說幹就幹,當年八月完顏宗翰就派人攻下了蔚州(今河北蔚縣)。北宋朝廷驚惶之下撤去譚稹官職,又將童貫起復前往太原坐鎮,總領河北、河東兩路軍務。
童貫領命後沒敢有任何耽擱立即趕赴太原上任,他此次去太原除了執掌軍務外,徽宗還額外交代了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招降天祚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