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揮師幽雲,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代國際政治中有一句名言,叫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忠誠,只有永恆的利益。對於當時的金國來說,幽州城近在咫尺,唾手可得。而且遼國五京一向以南京最為富庶,拿下幽州城,無數金銀財寶在等著全軍上下,送到嘴邊的肉不吃實在可惜。
但拿這句話去套阿骨打的金國顯然是無效的,因為在阿骨打看來,大金以誠信立國,既然跟宋朝簽了盟約就一定要遵守,燕京地區我們說不取就是不取。
留給北宋王朝的時間不多了。
然而就在收復幽雲的關鍵時刻,徽宗慫了。
北宋自開國以來,在大的戰役層面與遼國交手未嘗勝績,樞密使鄧洵武勸諫的話徽宗還記得,太祖太宗兩朝坐擁開國名將和百戰之師尚且打不贏遼軍,更何況現在?
方臘平定之後,在是否出兵幽雲的問題上朝廷又出現了分歧,大多數朝臣都反對出兵,中書舍人宇文虛中更是上疏說,大宋與遼國百年和平,而女真屢屢戰勝遼國士氣正旺,如今要捨棄遼國去跟女真合作,萬一女真趁勢打過來,以河北百年來的空虛防守根本就抵擋不住,不如籠絡遼國作為藩屬,反而可以避免金軍打進來。
曾經的宋軍連遼軍都打不過,現在金軍又把遼軍打的招架不住,那麼如果直接跟金國接壤,金國打過來怎麼辦?眼見徽宗愈加擔心,王黼便自信滿滿的安慰徽宗,宋遼雖為兄弟之邦,但大國吞併小國本就是亂世之道,況且遼國僅剩幽州城一帶,與當年強大的遼國根本沒法兒比,現在不拿下,等以後女真坐大就再也拿不回來了。
王黼到底還是徽宗身邊的紅人,三言兩語又把徽宗勸回來了,打。
別急,俗話說得好軍隊未動糧草先行,打之前,得把大軍的後勤供應問題先處理好,正常情況下這些問題都是樞密院的職責,童貫升任太師後統兵在外,時任樞相鄭居中在徽宗那裡又沒什麼地位,於是王黼自作主張設立了一處專門機構叫做經撫房,號稱是為北伐幽雲徵集糧草軍餉,短短几個月時間搜刮了2600多萬貫錢,準備用作童貫收復幽雲的費用。
令人諷刺的是後來這筆錢還真用上了,只不過不是用來給童貫的軍費,而是用以從金國那裡把幽州城買回來的費用。
北宋宣和四年、金天輔七年三月,剛剛平定完方臘起義的童貫以陝西、河東、河北三路宣撫使的名義,率軍十五萬揮師北上,終於打響了收復幽雲之戰。
也是難為童公公了,大遼帝國哪怕僅剩幽州一隅,那也是遼國,是宋軍曾經的噩夢,為了確保能一戰而勝遼軍,童貫集中了當時所有能打的軍隊和將領,除了徵方臘的原班人馬外,還把西軍名將种師道也召了過來。
种師道是西軍名將種世衡孫子,從小受恩蔭為官,在熙河路擔任文官。徽宗即位後崇寧年間蔡京恢復免役法,种師道對蔡京反覆變更法令的政策不滿,被蔡京打成了元佑黨人。直到後來蔡京因星變下臺,朝廷對元佑黨人進行了平反,种師道才恢復官職,任涇原路鈐轄。
涇原路與西夏接壤,种師道平時的工作就是跟西夏打交道,由於祖上常年打西夏,种師道基本上算是熟門熟路,在涇原路駐守的幾年把西夏國內守備摸了個一清二楚。
政和四年朝廷收復鄯湟二州後,童貫奉命對夏作戰,雙方在西起古骨龍(今青海門源縣中部),東到藏底河城(今陝西志丹縣北部)一帶反覆拉鋸。最終到了宣和元年,在西路軍將領劉法戰死損兵折將,東路軍種師道大獲全勝的情況下,宋軍進駐到西夏橫山一帶。
宋夏雙方表面上看起來互有勝負打了個平手,但北宋畢竟家大業大耗得起,西夏經過幾年戰爭被打的奄奄一息只好求和,北宋取得了戰略性勝利。
宣和四年童貫要揮師北伐之前,种師道力勸童貫不要開戰,說遼國與宋朝就像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