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汴京保衛戰,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講和了?城裡十萬大軍打都沒怎麼打就講和了?全國各地來勤王的軍隊不要命的趕路連金軍都沒見著就講和了?那大家辛辛苦苦大老遠跑過來幹什麼?狼來了?烽火戲諸侯?
种師道強壓住情緒,回答欽宗,自己帶兵打仗報效朝廷,其他事一概不參與。
西軍將領對欽宗的妥協政策顯然相當不滿意,朝堂上都能聽的出來,西軍雖然能打,但能打的必是驕兵,驕兵必不服管。為了統一指揮防止打亂仗,李綱在朝上提出,由自己節制包含西軍在內的所有宋軍。
李綱雖然是副宰相兼東京留守,但軍界畢竟不同與政界,士兵們打仗都是拿命一仗一仗打出來的,只認帶兵的將領,除了自己大帥外其他換再大的官來了也不好使。西軍遠道而來更是隻聽自己主帥的,种師道和姚平仲麾下計程車兵除了他二人誰也指揮不動,以兩人當時在軍界的地位,除了童貫能管得住別人誰也管不了。
童貫這個慫貨此時不在開封我們往後稍稍在講,先說開封城內,既然童貫不在,那麼種、姚二將就只聽欽宗的,只要欽宗一句話,倆人是願意聽李綱節制的。
軍心不齊打仗必敗,二十萬兵力一名主帥那是一支勁旅,二十萬兵力好幾名主帥那就是一支雜牌軍。以當時的形勢,李綱與金軍已交手多次都打退了金軍,熟悉城防熟悉敵軍,把宋軍全權交由李綱統一指揮是最好的選擇。
但欽宗偏不,安排种師道、姚平仲和李綱各率自己所轄兵馬,各自為戰。
我寫這段歷史的時候,真是血壓高了好幾次,氣壞了。
欽宗既然不肯把軍權全權交給李綱,那麼他就要面臨城中三巨頭三個戰略方案:李綱力主堅壁清野,派兵繞道金軍後方斷其糧道,待金軍退兵時追擊,於黃河邊擊其半渡儘可能殲滅金軍有生力量。
种師道建議繼續等,西軍姚平仲父親姚古麾下還有一支部隊正在趕來,會師之後宋軍力量更強大,在此之前先派使者就誓書一些具體協議再談談,穩住金軍,待西軍全部達到、金軍糧盡後一舉出擊全殲金軍。
李綱和种師道的建議比較接近,都是斷其糧、挫其銳氣然後反擊殲敵,與二人相比,姚平仲就比較生猛,他建議趁夜劫營,生擒完顏宗望。
古代對勇士的最高評價是“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姚平仲這方案比這個更厲害,還要抓活的。西軍雖然身經百戰但畢竟那是在西北戰場打西夏,金國跟西夏那是一個體量一個層次的敵人嗎?滿萬不可敵是憑空來的嗎?姚平仲這個方案屬於徹底的不過腦子。
然而欽宗卻非常讚賞這個不過腦子的方案,一戰而擒完顏宗望,金軍那還打什麼只有全軍覆沒的下場,這方案好。
李綱和种師道兩人苦勸欽宗勸不住,二月初一晚,姚平仲率軍六萬夜襲金軍大營,姚平仲也不動腦子想想,六萬大軍集結朝著一個方向撲過去,別說打仗了,那就算是六萬人大半夜做廣播體操也把周邊好幾裡外的人給驚醒了。
果然宋軍剛一有動向就被金軍斥候探察到,金營在宋軍到來前已經做好防備,先鋒官王通率五萬步兵凸前,姚平仲率一萬騎兵在後,進入金營後打進一營,空的,再往前打進一營又是空的,接著又往前打進第三營,金軍突然從四面八方包圍過來。
劫營的宋軍反被金軍打了個埋伏,頓時亂作一團姚平仲見勢不妙忙令全軍撤退,金軍緊隨其後殺的宋軍狼狽不堪,終於逃到城下幸好李綱再次親率守軍接應。姚平仲逃回城中,李綱率部在城下神臂弓放開了射,武器存在代差金軍的弓箭根本射不過宋軍神臂弓,只好退了回去。
姚平仲損兵折將回來了,种師道老將點子多,立馬建議,表面上看來我軍是敗了,金軍一定以為我軍敗了就不敢出戰了,此時就是金軍最輕敵的時候,就應該趁機繼續劫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