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紹興和議,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謀大戲的序幕。
四月十一日,趙構召見三位將軍,當晚三位將軍的任職命令就正式下達:韓世忠、張俊任職樞密使,岳飛任職樞密副使,當即在朝中留任,不用回駐地了。
張俊早就知道這個安排,但韓世忠和岳飛傻眼了,楚州和鄂州分別還有兩人麾下數萬大軍,失去了主帥這些軍隊怎麼辦?落草為寇?投降金國?宋朝可沒有軍人退役這麼一說,如果不妥善安置,後果難以設想。
為了進一步消滅自己的軍隊,五月趙構派張俊和岳飛前往淮東將韓世忠的軍隊帶回江南,韓世忠所部三萬餘宋軍全部撤到鎮江就地編管,淮東地區失去守備力量。
送上來的肥肉豈有不吃的道理?紹興十一年六月金兀朮趁淮東守備空虛,派兵攻打淮東楚州,張俊當時剛剛把淮東宋軍安置好,得到金兀朮打來的訊息也不敢渡江抗金,只是派了侄子渡江到淮東扭了一圈,不做任何抵抗。
就像是有默契一樣,金兀朮攻下楚州、泗州便不再繼續進攻,開始了與南宋朝廷的議和。
宋金議和,韓世忠第一個反對,一而再再而三的上疏說金人不可信,絕不能議和,秦檜是奸臣留在朝中就是奸臣誤國。
宋金和議,趙構靠的就是秦檜給他搭臺子唱戲,韓世忠罵秦檜是奸臣,那自己豈不就成了奸君?趙構非常不爽,但念在韓世忠為國家出生入死勞苦功高,沒理韓世忠,冷處理。
韓世忠一看幾封奏疏沒有任何回應,也知道了趙構的心思,終於心灰意冷,為了表明自己的態度,每天去樞密院上班就用一條頭巾包住頭,下班了才解開。
史書沒有記載韓世忠搞個頭巾戴著到底是什麼意思,不過按照宋代官制,樞密使的官帽是非常正規嚴肅的,韓世忠頭上裹了頭巾就戴不上官帽,也許他是用這種方式來做無聲的抗議。自從數次上疏反對議和無果之後,韓世忠又多次上疏請求告老還鄉,終於紹興十一年十一月趙構同意了韓世忠的辭呈,批准他離開朝廷回鄉養老。
紹興十一年,南宋朝廷對外國策就是議和,為了議和什麼都可以放棄,誰敢反對議和,朝廷就放棄誰。
韓世忠是及時知難而退不再摻和了,岳飛卻是同樣態度堅定的反對議和,而且絕不妥協。
膽敢耽誤議和,趙構和秦檜是恨透了岳飛。而張俊與岳飛把淮東宋軍帶回鎮江之後,因為接下來的安置問題也產生了矛盾,張俊想把淮東宋軍拆分到其他各個防區,岳飛堅決反對,說軍隊拆掉以後再想北上抗金就無法形成戰鬥力,不可拆分,否則萬一將來戰事需要韓將軍要帶淮東軍北上抗金我們怎麼給他交代?
自廢武功是趙構秦檜給張俊定下來的策略,這種見不得人的事兒張俊又沒辦法對岳飛明說,結果被岳飛問得啞口無言,一肚子火,無能狂怒。
不僅僅是張俊,在處理韓世忠淮東軍的過程中,秦檜也對岳飛產生了極大的怨恨。當時韓世忠的一個管軍需的老部下胡紡被秦檜收買,誣告韓世忠一名叫做耿著的部將擁戴韓世忠企圖謀反,岳飛暗中差人告知韓世忠,韓世忠得知後馬上面見趙構解釋,躲過了一死,誣陷韓世忠的陰謀沒能得逞,秦檜對岳飛怨恨不已。
皇帝趙構不待見岳飛,首相秦檜怨恨岳飛,樞相張俊也怨恨岳飛,岳飛在朝中的日子屬實不好過,張俊岳飛安置完韓世忠淮東軍後,朝廷又相繼罷免了劉光世和劉錡的軍職。劉光世也就算了早先已經告別軍界,但劉錡是重要的抗金名將,岳飛再一次苦勸趙構不要罷免劉錡,無果,劉錡去了荊南府(今湖北江陵縣)任知府。
朝廷如此對待武將,岳飛知道抗金已成泡影,心生去意,可還沒等他自請罷相,彈劾的奏疏來了。
紹興十一年七月,右諫議大夫万俟卨彈劾岳飛,濠州之戰時擁兵不前,坐視友軍兵敗,不配擔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