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還我河山,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紹興九年金國撕毀合約興兵南下後,駐紮在鄂州的岳飛多次上疏請求朝廷准予他北上抗金,都被朝廷壓了下來,趙構始終對金國還是抱有幻想。
到了紹興十年,金軍全面佔領北宋四京,並在陝西戰場開始了激烈戰鬥,趙構終於醒悟,再不反擊怕是又要被金軍打過長江了。
上次乘船出海的經歷可不怎麼美妙,趙構不想再去海上漂了,考慮到自己的人身安全也不得不全面抗金了。紹興十年六月,朝廷下制書冊封岳飛為少保並正式下達了北上抗金的命令,岳飛率軍開拔沒有具體的目標,只要是大宋故土就是岳飛的目標。
岳飛從鄂州出發,北部是北宋的京西北路,大概範圍位於今天的河南省中部地區。大軍啟程後沿路金軍一觸即潰,宋軍連續收復多個州縣。
趙構和秦檜對岳飛的戰鬥力是有所瞭解的,也料定了岳飛一旦出擊會取得巨大戰果,出於對宋金兩邊的擔心,趙構派出司農少卿李若虛給行軍途中的岳飛下了一道密令:此次抗金得勝即可,金人一旦退兵務必早日班師,不可節外生枝。
克復中原豈有得勝即可班師的道理,必須要一鼓作氣把金軍趕出國土。得到密令的岳飛慷慨陳詞,一番動情的陳述後居然把司農少卿李若虛給說服了,寧願矯詔也要支援岳飛北伐,鼓勵岳飛放手去北伐。
英雄惜英雄,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之前剛剛被劉錡擊敗的韓常當時駐紮在穎昌(今河南許昌市),閏六月,岳飛率部來到穎昌,張憲率部先在城外擊敗金軍,金軍全面退回城中,接著張憲又進抵城下,韓常實在是被打怕了,一看局勢不妙趁張憲立足未穩,率全軍跑了。
宋軍攻佔穎昌後,岳飛派牛皋前來與張憲會師,接著向東挺進攻佔了陳州(今河南周口市淮陽區),閏六月下旬岳飛部將王貴攻佔鄭州,接著又在七月初拿下洛陽。就這樣,開封城的南側、西側已經在宋軍羽翼之下,岳飛完全佔據了對金作戰的主動權。
被宋軍打到這份兒上,金兀朮實在是忍無可忍了,然而連戰連敗的金軍士氣低落,大規模會戰沒有任何勝算,金兀朮苦思冥想之後有了個方案,準備兵行險著對岳飛採取斬首行動。
此次北伐核心人物宋軍主帥岳飛只要被幹掉,那不愁宋軍不退兵。經過偵查,金兀朮得知岳飛部將諸如張憲牛皋王貴董先等人都在外分頭行動,岳飛中軍人數並不多僅僅數千人,駐紮在穎昌東側的郾城縣。
紹興十年七月初八,金兀朮帶著韓常、龍虎大王、蓋天大王等金軍將領率一萬五千精銳騎兵從開封出發直撲郾城縣。
金兀朮作戰計劃挺不錯,只可惜在郾城他將遭遇到宋軍精銳中的精銳,岳飛親兵-背嵬軍。
如果要評選兩宋三百多年單兵作戰能力最強的兵種,岳飛麾下的背嵬軍就是沒有懸念的第一名。背嵬軍的番號來自於西夏,在夏軍的軍事建制裡有一支由高大威猛精壯男子組成的部隊叫做背嵬軍,這支部隊士兵個人能力強、作戰勇猛,常用來在戰鬥中進行攻堅。
後來到了南宋韓世忠首先在麾下建立了背嵬軍,挑選大量猛男入伍,持盾牌大斧與金軍騎兵硬剛,以步兵血肉之軀加盾牌抗住金軍衝擊之後砍斷金軍馬腿將其擊殺。
步兵打騎兵存在天然的劣勢,即使是盾牌堅硬斧頭鋒利,依然難以抵擋騎兵的衝擊,常常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關鍵時刻靠的就是一股氣,誰先洩氣誰就輸了。但背嵬軍不一樣,岳飛的背嵬軍除了盾牌和巨斧外,還裝備了包裹全身的堅固鎧甲,除非近身肉搏,遠距離的射箭之類的根本傷不了背嵬軍。
精銳的軍隊要有精銳的將領,背嵬軍統帥是岳雲,出戰前岳飛就跟兒子再三交代,“不勝,先斬汝”。
背嵬,上山下鬼,身已許國,揹負山嶽,此身成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