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針鋒相對的北伐,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真德秀是福建浦城縣人,原本姓慎,但因為孝宗叫趙眘,眘與慎同音,為避諱便改姓真。真德秀父母都是普通老百姓,父親真嵩早年做過一些紙張印刷的生意,家裡條件還算可以。
真德秀從小聰明絕頂,四歲時父親真嵩便教他學習《尚書》,真德秀讀書過目不忘,學得很快。七歲時便能獨立撰寫文章,十二歲進入鄉學與一眾成人一同學習,學問一日比一日高。
世事無常,就在真德秀埋頭苦學之時,在十五歲這年父親真嵩病逝,家裡沒了頂樑柱頓時清貧下來,母親吳氏只好織布養家,供真德秀讀書。
聰明勤奮的真德秀沒有因為經濟條件放棄讀書,父親死後家裡買不起書,真德秀就向同窗好友借書來讀,時間一長,遠近周邊都流傳著真德秀這個年輕人刻苦好學的美名。
聰明的人很多,聰明又勤奮的人也很多,但是聰明勤奮而且還長得帥的人就不多了。真德秀就是個聰明勤奮還長得很帥的年輕人,浦城縣當地有一名進士叫楊圭,聽說了真德秀的事蹟非常讚賞,便讓自己的孩子跟真德秀一同讀書順便給真德秀提供一些學習和生活上的幫助。
是金子就一定會發光,楊圭眼見真德秀這種聰明才智,知道日後必成大器,再加上小夥子這麼帥,正好自己女兒還沒婚配,於是做主把女兒嫁給了真德秀。慶元元年,年僅十八歲的真德秀考中舉人,慶元五年,年僅二十二歲的真德秀再中進士,短短四年裡便連續達到了人生巔峰。
進士及第後,按照慣例真德秀前往地方任職,在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市)任職期滿後,真德秀參加了朝廷組織的制科考試,南宋的制科考試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能成為制度固定下來,考試周期不固定,真德秀抓住了這次制科考試機會,再次榜上有名,接著被連續提拔,歷任福建當地太學正、博士。
開禧三年十一月韓侂冑被誅殺,在錢象祖史彌遠等人力主下,南宋朝廷與金國簽訂了嘉定和議,真德秀上梳反對向金國增加歲幣,還在奏疏裡夾槍帶棒諷刺史彌遠等人屈膝求和。雖然對最終的議和結果沒什麼影響,但史彌遠已經記住了真德秀,這個年輕人來到朝中才幾年,居然敢反對自己,得給他點兒顏色看看。
首相史彌遠想要整人,那機會總是有的,嘉定六年,史彌遠已經當政近五年,手下有親信官僚胡榘﹑薛極、趙汝述、聶子述四人長期身居要職為非作歹,被時人稱為“四木”。
嘉定六年二月真德秀官拜起居舍人,有了與寧宗長期相處的機會,開始隔三差五的上梳彈劾這“四木”,終於再次惹惱了史彌遠,新賬舊賬一起算,嘉定六年十一月,在史彌遠的授意下,朝廷一紙詔令,真德秀充任國信使,負責前往中都祝賀新登記的金宣宗。
出任外交使節,在北宋是一件高規格的政治使命,一般由口碑好的諫官擔任,回京後根據外交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封賞乃至提拔,歐陽修、包拯都曾出使遼國,後來也都被提拔。
北宋的外交工作大部分是基於與遼國間的平等外交關係,彰顯大國的國際風采,兩國商業互捧。但南宋就不一樣了,南宋的外交工作大部分是基於與金國間的不平等外交關係,一開始是稱臣,後來稱侄兒,南宋使者到了金國那是臣下之臣,是要受折辱的。
再加上南宋百姓普遍對金國仇視,使者去了金國還不能丟大宋的面子,所以南宋的外交使者非常難做,你做的不卑不亢守住國格那是你應該做的,你要是表現得稍微慫了點兒那就是喪權辱國,回來之後輕則貶官外放,重則革職查辦,再加上兩國邊境常年盜賊叢生,打家劫舍如同家常便飯,可以說在南宋時期出使金國是一項高風險工作。
接到出使金國的任務後,真德秀沒有怨言,默默收拾好了行李即刻出發。然而出發僅僅不到一個月,剛剛走到宋金邊境的盱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