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中都失陷,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蒙古人的最終戰略是攻滅金國,但當時蒙軍的實力顯然還無法直接滅亡金國,於是就在城下獅子大開口開出了天價和談條件。金國雖然想要求和但手上的籌碼離蒙古人心理價位相去甚遠,兩國談了幾輪始終談不攏,只好繼續開打。

雖然野戰不經打,中都城城防堅固,蒙軍確實一時半會兒沒什麼招兒,但鐵木真可不是一般的名將,人家是軍事天才,看問題從來不拘泥於一城一池。中都城不好打是吧?蒙軍天女散花全面散開,朮赤的右路軍不用再來中都會師了,直接在黃河沿岸掃蕩。鐵木真留下一小部分蒙軍在中都城下與守軍對峙,自己親率大軍南下,在河北、河南、山東等地掃蕩,搶得無數金銀財寶。

在蒙軍的鐵蹄下,中原大地赤地千里,無數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蒙軍幾百大車幾千大車的往北方運錢糧,背後是黎民百姓哀嚎遍野。

照這種打法,其實不用蒙軍強攻,中都城儲備再豐厚也經不起這種折騰,中原地區是國家農業生產的糧倉,如今被蒙軍洗劫一空,通往中都的道路又斷絕,中都城就是一座死城,彈盡糧絕只是時間問題。

坐困愁城的宣宗依然在不斷的向城外蒙軍大營派遣使者希望可以議和,到了第二年貞佑二年三月,回城覆命的使者突然帶來了訊息,蒙軍同意議和了,條件是金國要嫁公主、獻金帛五百兩、童男女各五百、馬三千匹。

看上去似乎要的不多,主要是蒙古人幾個月在中原已經搶的盆滿缽滿了,中都城那點兒油水兒也看不上,提個籌碼回大漠休戰。

農曆三月份,天氣已經開始熱了,再不退兵戰鬥力下降難免有失,無論如何也要保住好不容易搶來的錢糧。

經過簡單籌備,宣宗挑選了衛王女兒歧國公主和金帛五百兩、童男女各五百名、馬三千匹出城獻給蒙軍,貞佑二年四月,蒙金正式議和,蒙軍撤出居庸關北歸。

敵軍兵臨城下,給錢給女人簽訂城下之盟,像極了靖康之變時第一次金軍兵臨城下的北宋,而貞佑二年距離靖康元年,還不到九十年。

蒙軍雖然撤了,但中都與蒙古高原近在咫尺,蒙古人從草原出來一進居庸關就是中都城。宣宗瞎貓碰見死老鼠撿了個皇位,指望他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那絕對不可能,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宣宗打算遷都,蒙古人在北邊,北邊都不安全,把首都往南遷,遷到南京開封府。

金國立國後,仿照遼制在國內設立了五京,分別是東京遼陽府、西京大同府、北京大定府、南京開封府和中都大興府。對於宣宗而言,東北西中四個京都離草原地區太近,一個不小心可能就被蒙古人一鍋端了,只有遠離草原的開封最好,最安全。

女真人世居東北,對中原地區生活一向不習慣,當年阿骨打起兵反遼時期南下打到當時的幽州城都無法忍受夏日的酷暑,後來金兀朮伐宋時更是屢屢因為酷暑難耐不得不北返,沒想到還不到一百年時間,後世子孫居然徹底放棄東北老家,想要跑到遙遠的河南定居。

宣宗想遷都,大臣們都不願意,首相徒單鎰率先反對:既然已經講和就應該聚集實力做好防守,南京開封府北方是河北平原無險可守,南方是宋朝敵對之國,四面受敵反而更危險。遼東是國家根本,依山負海足以抵禦外敵,即使要退也應該往遼東老家退,去什麼開封。

首相反對完了接著諫官們也上梳反對遷都,再接著以趙昉為首的幾百名太學生集體上書反對遷都,中都城內外輿論洶湧,主題就是反對遷都。

反對的人雖多,但真正說話有分量的還是首相徒單鎰,老宰相歷經四朝功勳卓著,宣宗本人能即位也多虧了徒單鎰關鍵時刻頂住胡沙虎壓力把他推上皇位,然而就在宣宗顧慮遷都阻力太大之時,徒單鎰病逝了。

頭號阻力消除,宣宗立即開始著手遷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