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國演義,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位,當了皇后之後非常得寵,喜歡一種金絲頭飾叫“起雲冠”,李元昊寵愛她下令全國只准皇后戴起雲冠,其他人不準戴起雲冠。

然而野利皇后三個兒子,小兒子早夭,大兒子李寧明憂懼而死,二兒子李寧令哥雖然貴為太子,但在李元昊的疑心病之下過的也是戰戰兢兢。

党項源自拓跋鮮卑,拓跋鮮卑在北魏年間有明文規定,為防止後族干政,凡被立太子者,生母皆處死。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李元昊國都建了,基本的執政素養還是過硬的,皇后是野利家的,太子是野利皇后生的,朝中多位大臣也是野利家的,這其中最位高權重的就是野利旺榮和野利遇乞。

野利兩兄弟曾經多次率部隨李元昊對宋作戰,立下戰功赫赫,宋夏和談之後都住宅在邊境,一副隨時和談崩了還要打過去的架勢。當時北宋頂在邊境的是種世衡,宋夏戰爭期間他守在青澗城固若金湯,夏軍無從下手。夏軍對種世衡虎視眈眈,種世衡對西夏也是恨得咬牙切齒,尤其是對面那兩個統兵大將野利旺榮和野利遇乞。

種世衡決定離間西夏君臣關係,都知道李元昊猜疑心強,現在兩國和平,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噁心噁心對面。

慶曆三年九月,種世衡找來一個經常混跡宋夏邊境叫做王嵩的和尚,派他去給野利旺榮送了一封信。這事兒以前宋夏兩邊都經常幹,無非是你招降我我招降你來回的忽悠。可這次不一樣了,種世衡在信裡說的非常具體,說北宋朝廷已經封了野利榮旺做夏州節度使,俸祿每月一萬緡,大宋天子欽賜的旌旗節鉞已到,信的最後還畫了一個烏龜,龜背上點綴著棗,寓意早歸。

野利旺榮收到信大吃一驚,以前大家不過是表面上勸降好打擊對面士氣,沒想到種世衡這次戲份做得這麼足,把官位俸祿什麼都編造好了,西夏軍中耳目眾多,王嵩進入野利旺榮軍營那一刻就有人向李元昊彙報動向。野利榮旺不敢怠慢,趕緊把王嵩綁了派人連人帶信一起送到興慶府。

王嵩到了興慶府一陣表演,李元昊出於防後黨防權臣的心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誅殺了野利旺榮全家。

野利遇乞的死,後世一直有個說法也是被種世衡反間計給反死的,故事是這樣的:

野利旺榮被殺後,種世衡又盯上了野利遇乞,野利遇乞早年與李元昊的奶媽不對付,奶媽多次在李元昊面前誣告野利遇乞要造反,李元昊都沒有當回事兒。種世衡在邊境招募了一名番將,番將父親正巧是野利遇乞的親信,種世衡重金賄賂番將父子,讓番將父親偷走了野利遇乞的一把隨身寶刀。

有了寶刀,種世衡開始做戲,在邊境擺了個祭壇,把寶刀放在祭壇中間,書寫祭文:野利遇乞本欲棄暗投明歸附大宋,不想被李元昊奶媽進獻讒言害死,特在大宋遙祭將軍。

種世衡祭祀搞得陣仗非常大到了晚上都不停,點著火繼續搞,結束之後故意把祭文和寶刀都留下。西夏守軍過來偵查發現寶刀祭文,拿回去彙報給了李元昊,李元昊一看證據確鑿以為野利遇乞也要反,便誅殺了野利遇乞全家。

野利遇乞死在種世衡的“寶刀計”之下,聽起來似乎非常厲害了不起,種世衡簡直料事如神。然而我翻遍所有史料,在正史裡均看不到野利遇乞的死因。

野利旺榮的死是有明確記載的,不管是李元昊單純的出於猜忌還是種世衡的演員演得太逼真讓李元昊信以為真殺掉野利旺榮,正史總歸有記載。而野利遇乞的死,僅僅在一本清朝人編纂的《西夏書事》裡有記載。

這本《西夏書事》在史學界一直有爭議,成書倉促且引用不規範,因為蒙元的屠殺,西夏大部分史料都已毀滅殆盡,《西夏書事》引用的大部分文獻並非原始史料,甚至還有引用錯的。比如種世衡遙祭野利兄弟的事件,《宋史·種世衡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