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真宗即位,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真宗趙恆是宋太宗趙光義的第三個兒子,與哥哥趙元佐是同母的親兄弟,可雖然是同母親兄弟,母親李皇后卻更喜歡長子趙元佐,對趙恆並沒多大興趣。

要說李皇后這政治覺悟也太差了,兒子趙恆已經被封為皇太子了,這是帝國最正統的接班人,在最危急的時刻,太子本身就是一張王牌,甚至勝過任何遺詔。

但李皇后卻不這麼想,趙光義去世當天,大家都在等著太子即位的時候,李皇后卻已經開始籌劃安排長子趙元佐即位了。

有意思的是,李皇后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擁護趙元佐即位的是一個實力雄厚的政治團伙,這夥人中包括大太監王繼恩,參知政事李昌齡和知制誥胡旦。

元佐黨看起來寥寥幾人平平無奇,卻蘊含著巨大的能量。

皇后是後宮之首,皇宮的女主人,在皇帝病危期間,皇宮裡進不進得去,誰能進得去,那就是皇后說了算,皇位有時就是車位,要靠搶,誰能佔得先機誰就有可能搶到皇位。關鍵時刻如果李皇后封鎖訊息,把元佐叫來,直接偽造遺詔即位,太子就完了。

王繼恩也是個狠角色,這位爺自從平定四川叛亂之後,個人威望直線上升。宋朝的軍事制度是樞密院調兵不領兵,大將們領兵不調兵,通俗的講就是手握軍權的將軍們都得給我滾到地方上去駐防,中央政府樞密院的大佬們給你調兵遣將,但樞密使樞密副使們不親自帶兵打仗。

有軍權的得等著樞密院給他派兵,樞密院領導手裡沒軍權,京師衛戍部隊將領級別又太低,所以軍方的實權派基本參與不了中央決策,曹彬被貶官之後,軍方更是形不成大的政治勢力。

但是王繼恩就不同了,軍功赫赫的王繼恩是個實打實的軍方實權派,而且,得益於自己特殊的身體構造,他本身還是宮內官,不用到地方上駐防,有兵權的王繼恩在開封條件得天獨厚,如果他帶著兵護送元佐入宮,太子怕是連宮門都看不見就被拿下了。

至道三年,王繼恩已經是宣政使兼順州防禦使,已經達到了宦官的頂峰,可他顯然是個有追求的宦官,上一次的宮廷政變給他帶來了二十多年的榮華富貴、位極人臣,再擁立一位新君,再一次走向人生巔峰,豈不妙哉?

有時候想想,宋朝這幫宦官還是挺有意思的,身殘志堅,追求不懈,後來的童貫大公公也是這樣。

除了李皇后和王繼恩之外,李昌齡也是個重量級人物,李昌齡任職參知政事,位列宰執,有決策權。

胡旦是知制誥,專門負責起草詔書,同樣身份重要。以上這個政治集團可以完美的製造一出政變:李皇后提出國家需要年長的國君,建議由元佐即位,李昌齡首先提出贊同,趁著觀望的人還沒表態召王繼恩帶兵入宮戒嚴,胡旦隨即擬定詔書,元佐奉詔即位。

而一旦元佐即位,任何人就再無觀望的機會,只能效忠新皇,包括太子趙恆。

細思極恐。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趙光義駕崩的當天,陰謀正式上演。

呂端像是有預感,自三月初以來,每天都要到宮裡問安,二十九日當天,趙光義已經眼見著不行了,呂端環顧四周,驚恐的發現太子居然不在宮內!

老皇帝駕崩,太子不在宮裡,這種情景如同盲人瞎馬,隨時都有可能墜入萬丈深淵。

呂端心急如焚,趕緊在自己的笏板上寫下“大漸”,派親信把笏板送給太子趙恆。

大漸,意思就是皇上馬上就不行了,趙恆接到訊息後不敢遲疑,急忙趕到宮裡。

就在趙恆趕路的當口,陰謀已經拉開帷幕了。

呂端從宮裡退出來回到中書省之後,王繼恩突然來訪,問呂端新君即位的意見。呂端沒直接回答王繼恩的問題,而是告訴他,趙光義臨死前曾經給宰相留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