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司馬相公其人,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授意下,西夏按照之前劃定的國境線隔三差五的往前推進,恨不得趕緊吞掉麟州這座嵌進河套平原裡的宋朝釘子戶。

這麼重要的麟州怎麼其他人就看不到呢?就不安排加派軍隊,築城防守呢?

因為宋夏和議以來,仁宗不想再生事端,下詔所有邊將不得擅自採取軍事行動沒事兒找事兒。

皇帝都這麼下令了,臣子們又何必自己給自己找不舒服,於是眼睜睜的看著西夏軍隊蠶食麟州土地,直到司馬光到來發現這一切。

這時候就體現出來京官的優勢了,別人不願節外生枝害怕皇帝怪罪,司馬光是誰啊,司馬光是京官,是皇帝的近臣,跟皇帝熟,別人不敢的司馬光敢。報告打到龐籍那兒,龐籍顯然格局更高,一看就說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兒,準了。

司馬光選作築城的這塊地方在屈野河西岸,屈野河是條小河就在麟州城西側大約幾十裡的地方,河西這塊地方地勢開闊土地肥沃,在當時已經被權相沒藏訛寵逐步蠶食成了自己家的田產,經常有西夏農民在上面種地。司馬光的戰略思想是在距離麟州城不遠處修築兩座城寨,一座城受攻擊另一座城出兵救援,兩座城都受攻擊麟州城出兵救援,西夏如果敢越過兩座城攻打麟州城那就從後方抄夏軍的後路,如果同時進攻三座城那就是宋夏兩國全面決戰,誰也不怵誰。

頂進戰略要地的三座城池成品字形互為犄角,司馬光的戰略思想非常到位,可他畢竟是個文官,戰略思想再好也需要有人去執行,而當時龐籍派去執行的軍事任務的宋軍主將叫郭恩,郭恩所部有個宦官監軍叫黃道元。

郭恩率領宋軍一共一千四百餘人,準備先把屈野河附近的西夏農民和守軍趕走,但這塊地畢竟已經被沒藏訛寵佔作了私產,而沒藏訛寵的情報工作做的非常好,知道龐籍來到西北之後一直在打屈野河西這塊地方的主意,就派了重兵把守。

夏軍知道宋軍要來所有增兵把手,宋軍不知道夏軍知道自己要打過來所以沒有增兵進攻,宋軍從一開始就輸了,戰爭有時候打的就是情報戰。

宋軍摸黑來到目的地,對面夏軍陣勢擺開,郭恩一看進攻被發現,黑咕隆咚的夏軍看上去人數眾多也不知道到底什麼底細,不想正面硬碰硬,想要迂迴到側面避開夏軍,等到天明派出斥候偵查偵查再行動。

不清楚敵方情況先避戰摸清楚情況再決定戰與不戰本身沒毛病,可監軍的宦官不樂意了,說郭恩這是怯戰。郭恩幾十年統兵大將,在西北跟党項、羌、吐蕃等部族作亂分子多次戰鬥立下不少戰功,哪能忍得了黃道元這種難聽話,率軍繼續前進,第二天一早在一個叫忽裡堆的地方遭遇夏軍主力,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兩軍上去就開始對砍。

忽裡堆這個地方類似於一個小山谷,東西走向,夏軍向西且戰且退,宋軍越來越深入,但是夏軍早已在山谷兩側半山腰上埋伏好了騎兵,宋軍正往前進,夏軍舉火把為號,兩側騎兵從半山腰衝下來,宋軍頓時亂作一團,原本詐敗的夏軍又回過頭了掩殺,宋軍全軍往後退,退到忽裡堆谷口,發現夏軍已經在這裡設定了溝塹截斷了道路,只好勉強再掉頭迎擊。

夏軍從西、南、北三個方向夾擊宋軍,接著又從東側溝塹爬上來合擊,經過一上午激戰宋軍終於全軍崩潰,郭恩被俘不屈而死,監軍黃道元被俘。

忽裡堆東側夏軍挖的溝塹又叫斷道塢,此戰在歷史上又稱斷道塢之戰。

戰敗的訊息傳到開封,仁宗震怒,千叮嚀萬囑咐邊將不要妄生事端,還是跟西夏發生軍事衝突,關鍵是還打了個敗仗,這叫堂堂大宋臉面往哪兒擱?

很快,朝廷派來御史來調查斷道塢之敗的真相,龐籍作為幷州知州兼河東路經略安撫使負首要責任,其他的戰敗被俘後又被放回的如黃道元等也都紛紛治了罪,但是龐籍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