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母子失和,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宮之主,可沒有孩子,老公又死了,她又能怎樣呢?在當時的後宮,曹太后已經隱忍很多了,據史書記載,英宗藉著瘋病多次辱罵曹太后和其身邊人,這還不算,帶著老婆孩子一大家子人搬進後宮之後,因為後宮宮殿有限,英宗便把仁宗的公主們趕出去給自己的女兒住。
即位才幾天吶?老皇帝屍骨未寒,就開始欺負人家妻女了,改朝換代還知道給予前朝皇室尊重呢,大宋的傳統就這?跟誰學的?跟著陰謀家趙光義學的?
但無論如何,太后還政這件事不能再耽擱了,矛盾再激化下去受害的還是廣大老百姓,韓琦決定主動出擊,逼曹太后還政。
嘉佑八年結束後第二年英宗改元治平,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五月,韓琦與幾個宰執一起單獨向曹太后彙報朝政,韓琦先是彙報了前段日子英宗定奪的幾項國家大事,當時也不裝了嘛,沒什麼病決策自然也都是沒毛病的,曹太后聽了也連連稱是,直誇皇帝最近進步很大讓人放心。
韓琦一陣尬聊示意其他宰執先離開,然後單獨給曹太后坦言,皇帝現在英明神武,處理政務得當,他擔任山陵使也已經完成了仁宗陵墓封閉的任務,想要能退休,希望太后批准。
曹太后連忙勸阻,相公說的這是什麼話,這麼重要的大臣怎能輕言退休,她一個太后本應深居後宮卻參與朝政決斷,對國家沒什麼用處,要退也該是她曹太后才是。
韓琦話鋒一轉,太后如果這樣想就太好了,東漢明帝的馬皇后、和帝的鄧皇后都是一代賢后,但是晚年把持朝政不肯還政屢遭非議,現在太后您既然願意還政那可太賢明瞭。
曹太后一陣懵,原來掉陷阱裡了,就知道自己會給他打圓場謙讓說自己該退休,沒想到韓琦等的就是這句話,一下子被拿捏住不知道該怎麼接話。
韓琦不等曹太后接話,自顧自繼續說,最近諫官們也都在上梳請求太后還政,就是不知道太后打算定在什麼日子撤簾,乾脆今天就定個日子吧。
乘勝追擊把談判辦成鐵案,韓琦這是要徹底拿下今天的談判勝利。要知道皇帝太后會見大臣所說的每句話都是有史官記錄的,就像書記員記錄的會議紀要一樣,古代這種材料叫做召對,無論說了什麼,史官都會真實記載,誰也甭想抵賴。曹太后眼看韓琦給自己將的這一軍招架不住,忽然起身不利韓琦轉身就要回後宮。
一看曹太后要跑,韓琦急中生智招呼宮人道,太后同意撤簾了,你們還愣著幹啥,趕緊撤簾吶。
負責儀鸞的宮人被韓琦這麼一叫,本能的按吩咐去撤簾,制度規定,後宮女性不得直面任何宮外男性,連太后也不例外。曹太后人還沒走開簾子被撤了眼看就要跟韓琦直接相見,急忙慌慌張張躲到屏風後,韓琦知道大事已定,向曹太后行禮告退。
數日之後,曹太后下詔還政,從此回到後宮不再過問朝堂之事。韓琦畫了個圈把曹太后套進去,終於達到了撤簾還政的目的。
我的一個親戚老張曾經給我講過他本人的一個故事,我們家是煤礦工人,他年輕時在礦上有一個關係特別好的夥計後來仕途發達,調任另外一個煤礦當了礦長。後來有熟人託老張給孩子安排到那個煤礦上班,老張就約了礦長、他的老夥計一起吃個飯。
席間老張跟老夥計回憶往事、談笑風生,老張平時不喝酒於是席上頻頻給老夥計倒酒,老夥計喝了幾杯就抱怨說老張你這輩子都不喝酒,今天咱哥兒倆相聚你必須喝酒,老張裝作推脫了幾句然後說,那既然你這麼說我就勉強喝一杯,但是我答應你一件事喝一杯,你也要答應我一件事。老夥計酒過三巡爽朗得很,當場答應,然後老張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接著從懷裡掏出了熟人孩子的煤礦招工審批表,遞給老夥計說,籤吧。
我們老家煤礦制度規定,凡新入職工人,需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