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臨朝稱制,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真宗走了,可真宗留下來的爛攤子還得有人收拾。乾興元年二月,根據真宗遺詔,十二歲的皇太子趙禎(受封皇太子時改名)登基,是為宋仁宗,一切軍國大事權取皇太后劉娥處分。

劉娥經過多年與前朝大臣的較量,已經成長成一名出色的陰謀家,雖然後來實行過不少有益國家的政策,但她根本不配與寇準王安石這種政治家相比,說一千道一萬,只是個陰謀家,而已。

陰謀家劉娥採取的第一個措施,就是打擊曾經的頭號政敵:寇準,和寇準的鐵桿宰相盟友:李迪。

怪了,寇準和李迪都已經被貶出京城了,還打擊個什麼呢?

陰謀家的邏輯是斬草必須除根,劉娥找到了丁謂。

平心而論,如果丁謂沒有後來對寇準的一系列迫害,沒準兒在歷史上名聲也不至於那麼臭,畢竟執政水平是實打實的高,制定的各項政策也確實有利於國家,即使是後來跟寇準政見不合也最多就是政治路線問題,現在提宋代“五鬼”都不見得有幾個人知道,大名鼎鼎的王欽若都不一定有多少人知道,但是丁謂就很多人都知道,大奸臣。

人這一生路很長,無論你之前有多麼偉光正,關鍵時刻選擇了與人民為敵,你就要被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這話也適用於劉娥。

在迫害寇準和李迪的問題上,丁謂與劉娥一拍即合,但兩位前宰相名氣實在太大,群眾基礎太好,又沒有實打實的原則性問題,沒法兒徹底消滅,但是丁謂不愧是頂級人精,琢磨出一套陰招兒。

當時寇準被貶在道州,李迪被貶在鄆州(今山東鄆城),在劉娥的授意下丁謂安排了將兩人再次貶謫:寇準貶至雷州(今廣東雷州半島),李迪貶至衡州(今湖南衡陽)。

貶謫的聖旨擬好之後,丁謂安排了使者去給寇準和李迪傳旨,特意交代使者,騎馬前去,馬頭處懸掛錦囊內裹寶劍,到兩人住所之後不進屋,不答話,只觀察兩人反應。

使者攜聖旨而來,示寶劍,不宣旨,不言語,這是古代帝王逼臣子自殺的標準禮儀。

使者先來到寇準家,一副肅殺氣氛,寇準家人惶恐不安不知所措,寇準當時正在喝酒,鎮定自若,也不主動迎接,只是派家人告訴使者,別搞得神神秘秘,如果朝廷真的要將寇準賜死,直接宣讀聖旨就是。你是使者怎麼著,你不說話我也不鳥你,你有本事你就一直在門外站著,我坐著你站著,我吃著你等著,看誰能耗過誰。

使者果然先頂不住了,只好宣讀聖旨,貶謫寇準至雷州。

寇準哈哈大笑,接著喝酒。吃飽喝好,安然睡去,第二天收拾行裝,出發前往雷州。

到了雷州之後,因為實在太過偏遠,雷州當地連個像樣的房子都沒有,老百姓仰慕寇準,知道偶像來了都紛紛跑來給寇準蓋房,寇準欣然安頓下來,除了偶爾處理政務之外,主要時間都用來讀書、寫詩,平靜恬淡,再也沒人可鬥爭了。

雷州遠,距京城何止千里之遙。寇準吶,實在是太累了。他一生經歷太宗朝和真宗朝,保完了真宗又保仁宗,鬥完了西夏人鬥契丹人,鬥完了王欽若陳堯叟鬥丁謂林特,一生五起五落,但從未停止過鬥爭,所有的鬥爭都只有一個目的:為百姓,為國家。

轉過年去的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九月,寇準於雷州病逝,享年62歲。

丁謂當時派出去兩名使者,一名往南去道州忽悠寇準,被寇準輕易識破,另一名往東去鄆州忽悠李迪,在李迪這兒差點兒得逞。

使者快到的時候就有人給李迪通風報信,說京城派出使者,一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馬頭掛包裹寶劍。李迪一聽這架勢,搞不好就是朝廷要賜死自己,為了不讓人家騎臉催,不如自己先行了斷,幸虧被兒子及時發現撿回一條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