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梁太后,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群裡的極端分子,對離開的舊族群表現的更為殘忍。
梁太后顯然就是這麼一個狂熱的皈依者,僅僅恢復蕃禮完全無法滿足她的預期,為了成為一名真正的党項人,必須要對舊族群漢人下手,而且下手必須要狠。
決心下狠手的梁太后沒想到,有人已經先下手為強了。
治平四年十一月,就在李諒祚馬上要不行了的時候,北宋青澗城(今陝西清澗縣)守將種諤俘虜了西夏橫山守將嵬名山,震驚西夏朝野。
橫山主峰位於今天的陝西榆林市橫山區,綿延數百里,是黃河幾字形內側的重要戰略要衝,橫山一丟,西夏首都興慶府將直面北宋無險可守。由於戰略意義太過重要,一向是宗室將領鎮守。
橫山守將嵬名山是西夏宗室的一名將領,因為朝中動盪,在外領兵一直也是戰戰兢兢生怕捲入政治鬥爭。其弟嵬名夷山早先已經投降宋軍,投降之後又買通了嵬名山手下的侍衛,在嵬名夷山的帶領下,種諤直奔嵬名山老巢,倆人恩威並施說動了嵬名山,帶著兵和地一起投降了宋軍。
種諤是名將種世衡的兒子,長大後受恩蔭做了官,後來在軍中屢立戰功,受到推薦擔任青澗城守將,以前打的都是防守反擊戰,而這次是他頭一回主動與西夏交手。
孫子兵法裡曾說過,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年輕的種諤運用了最高超的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
綏州(今陝西綏德縣)位於橫山地區,嵬名山一投降,綏州也就到了宋軍手裡,天上掉的餡兒餅當然不能拒絕,種諤直接就在綏州就地駐紮,不走了。
西夏朝廷得知嵬名山叛變很快做出應對,西夏四萬大軍進攻綏州,種諤讓嵬名山率部示弱詐敗,自己率中軍埋伏,又安排副將燕達在側翼埋伏,等夏軍衝進包圍圈之後突然圍攻,把夏軍打了個大敗而歸。
吃了癟的西夏朝廷和梁太后不會善罷甘休,弟弟梁乙埋就任相國之後,朝政日趨穩定,梁太后終於迫不及待對宋開戰。
從熙寧二年開始,在梁太后的主持下,西夏對宋夏邊境的綏州、秦州、慶州等州縣開始了無休無止的騷擾,在名將種諤、郭逵和燕達的反擊下沒撈著什麼好處。
熙寧三年八月,屢敗屢戰的梁太后再次興兵二十萬攻打環慶路,宋軍遭遇夏軍主力突襲,環慶路宋軍主帥郭慶、都監高敏全部戰死,殘部退回到環慶路各個州縣據守不出,梁太后縱兵擄掠一番退兵。
宋軍被打了個大敗,神宗肯定也是不會就這麼算了,安排次相韓絳親自坐鎮陝西,種諤作為副手,主持對西夏反擊。韓絳來到陝西后,對種諤非常信任,把所有軍事事務都委託給種諤,其他需要協調的都由自己親自來協調。
有宰相大人親自協調各路關係自己只需要帶兵打仗,種諤簡直如魚得水,帶著軍隊直撲西夏。
整個陝西對夏作戰軍隊都歸種諤節制,又有宰相解決後勤等後顧之憂,按說有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種諤完全可以尋找西夏主力決戰,甚至直搗興慶府。可種諤實在是太過謹慎了,竟然選擇了當年范仲淹的戰略,一路修築堡寨,打算穩紮穩打tower Rush進西夏首都。
當年韓琦反對范仲淹修築水洛城,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築城花費太大,國家根本撐不起這樣的戰爭,種諤現在再次築城推進,即便有整個陝西來做支撐也很難持久。
熙寧四年正月,種諤率部在橫山腳下陸續修築了永樂川、賞捕嶺(均在今陝西米脂縣西北)兩座城寨,然後派副將趙璞、燕達分別修築了撫寧、三泉、吐渾川、開光嶺、葮蘆川(均在今陝西綏德縣)五個城寨。
修完六座城寨種諤發現壞了,修城容易守城難,一氣多出來七座城寨,要不要分兵駐守?分兵駐守了之後主力部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