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胖揍交趾,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安石的離開讓神宗頓感失落,與絕大多數君臣關係不同,王安石與神宗這一對君臣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絕無僅有的彼此信任的君臣。
伊尹、霍光名氣那麼大,在朝中說一不二,可身後被無數君主立為反面典型,王安石的行為其實已經接近於一個權相了,但神宗對他的信任自始至終都沒有動搖過,哪怕再天怒人怨的情況下,神宗動搖的也只是改革變法本身的戰略,對王安石從未有過懷疑。
王安石雖然離開了身邊,可自己親手開啟的國家新面貌不能輕易放棄,在短暫的停擺後,新法很快全部恢復執行。
新法的開創者和執行者雖然是王安石,但背後最大的後臺其實是神宗,神宗不僅支援王安石的政策,也支援王安石選用的人才,朝中呂惠卿、章惇等新法骨幹不僅安然無恙反而愈加重用。呂惠卿升任參知政事,章惇升任三司使。
除了在朝中的支援,邊境的支援也同樣給力,王韶在中央鼎力支援下熙河地區一路勝仗打下來給國家增加上千裡疆域,接著透過多次平叛招降,把當地局勢穩定了下來。
西北的局勢雖然穩定,南方的邊境局勢卻惡化了起來。
當年狄青平定儂智高叛亂時,交趾李朝皇帝曾經多次上梳,請求派兵幫助北宋共同平叛,被狄青一律回絕。
趁著我家叛亂你進來渾水摸魚,打的什麼主意當我們不知道嗎?狄青秋風掃落葉幹掉了儂智高,交趾沒撈到半條魚。願望落空的交趾皇帝李德政懷恨在心,狄青班師回朝後,不停的在邊境搞小動作。
為了震懾交趾,從仁宗嘉佑年間開始到英宗治平年間,北宋中央政府先後在南方邊境舉行了兩次大規模閱兵式,宋軍聲勢浩大軍容嚴整,每次閱兵之後交趾都慫好一陣子,不敢在邊境鬧事。
看來軍事演習確實有用,難怪直到今天我們還經常在臺灣海峽搞軍事演習。
神宗熙寧年間,當年跟儂智高打的你來我往的交趾皇帝李德政已經病死,在位的皇帝孫子李乾德,這交趾好像不懂禮法,基本的名字裡避諱都不搞。李德政李乾德,祖孫倆名字類似,治國思想也類似,都推崇軍國主義,李乾德在位期間重用太尉李常傑,更是主張對宋採取強硬措施。
熙寧八年十一月,交趾以王安石行青苗免役之法荼毒百姓為名,興兵十萬大舉進攻廣西。
交趾皇帝李乾德的膽識和氣魄,讓人擔心他能不能留個全屍。
交趾大軍水陸並進,由太尉李常傑親率水軍,幾日內連下欽州(今廣西欽州市)、廉州(今廣西合浦縣)等州縣。大將儂宗亶率領陸軍圍攻邕州(今廣西南寧市),廣西形勢岌岌可危。
邕州城告急,廣西都監張守節率軍迎戰交趾,張守節畢竟手裡只有一路兵馬萬餘人,不敢跟交趾軍決戰,但前線告急又不得不救援,就在這種猶豫不決中被交趾攻陷了崑崙關。
天險一旦失守再想奪回了無異於虎口拔牙,張守節又不是狄青,進軍到崑崙關時發現天險已失被迫迎敵,最終全軍覆沒,張守節戰死。
張守節的戰死導致了一個極為嚴重的後果,就是大量宋軍被交趾軍俘虜,邕州的城防工事等機密全部洩露。
當時守邕州的是邕州知州蘇緘,交趾軍圍困邕州一個多月,蘇緘領導城中軍民拼死抵抗。敵人搭雲梯過來,蘇緘就組織守軍燒燬雲梯,敵人頂著牛皮挖壕溝,弓箭射不透,蘇緘就命令守軍趁敵人挖到城下時淋熱油下去然後扔火把下去燒。
蘇緘使出了渾身解數保衛邕州,可在崑崙關被俘的宋軍指揮下,交趾軍又找到了新的辦法,在城外多處堆土堆,直接堆到城牆上,然後交趾軍長驅直入,守軍再也抵擋不住,蘇緘眼見大勢已去,自殺殉國,邕州陷落。
交趾拿下邕州之後,因為蘇緘抵抗太過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