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司馬光的桃花源,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貨志、禮、樂等內容形成的。野史就全靠修書人的個人信譽,如果作者有史官背景或是學者背景那可信度就高,否則就是純粹的野雞史。

出於某些原因,正史不會把所有事件全部記錄,比如斧聲燭影的那一夜趙家兄弟到底聊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但野史會記錄,而且高質量的野史還能得到文物、外國史的佐證,這樣的話野史也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正史、野史、筆記、等等綜合在一起,《資治通鑑》呈現出了最接近真實的歷史,也給後世儲存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記載。很多《資治通鑑》引用的文獻後來都毀於戰火,但《資治通鑑》因為名氣大,價值高,被官方雕版印刷大量發行,使得官方民間都保留了下來,成為中國歷史學上的瑰寶。

瑰寶的誕生當然離不開辛勤的汗水,編輯部分別由劉恕、劉攽和範祖禹負責前後若干朝代的史料彙集和草稿的編修。而司馬光作為總編輯,承擔著最重的任務,就是校對、勘誤、定稿。

《資治通鑑》成書後,全書共294卷,300多萬字,司馬光初版的《資治通鑑》整整佔滿了洛陽編輯部兩間大倉庫,裡面每一卷、每一冊、每一頁都凝結著所有編者的心血。

受《資治通鑑》嚴謹的治學態度影響,後世的《續資治通鑑長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等著作,都採用了彙編多種史料,在可能存在爭議的部分以“考異”的形式進行記錄,最大程度的去真實還原所記錄的歷史。

與之非常類似的,我們現代社會的維基百科也採用了這種方式,採擷所有價值高的資訊資料,對於可能有爭議的部分進行標註,客觀而又全方位的記錄某一事件,以前我經常搜事件,後來不讓用了,大家如果有合法的渠道,不妨多利用維基百科瞭解一些事實的真相。

在今天的國家圖書館裡保留著一幅司馬光當年修《資治通鑑》時僅剩的手稿,寥寥四百多字,記錄了東晉永昌年間王敦造反的事件,字寫的非常漂亮,有機會的同學可以去參觀參觀,體驗一下真正的文化自信。

從熙寧年間到元豐年間,司馬光就這樣在待在洛陽修書,洛陽就像司馬光的桃花源,讓他遠離世俗的紛擾,沉下心來,難得的把自己一生所學付諸實踐,這十幾年裡,司馬光過的其實挺幸福。

除了編書之外,司馬光在洛陽的業餘生活也過的多姿多彩,當時司馬光到了洛陽之後,富弼、文彥博、範鎮、範純仁等等朝中大佬也陸續到了洛陽。當年同朝為官,如今共遭外放,類似的經歷讓大家相聚在一起。日常在一起喝喝酒,罵罵王安石,寫寫詩,罵罵王安石,郊郊遊,罵罵王安石。

如果宋朝人有微信,那哥兒幾個一定要組一個“洛陽休閒群”,表面上是賦閒在洛陽的大佬們聚會,實際上還可以交流感情發洩不滿,罵罵新法罵罵王安石,何其快哉。

是王安石讓大家團結在了一起。

平時著書立說,偶爾與友人遊山玩水詩酒相伴,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司馬光覺得還不夠,如此良辰美景如果再有園林相伴那才是美滋滋。

畢竟為官清廉,司馬光的俸祿也就僅僅用於平時的日常花銷,跟後來的蔡京童貫那奢侈的生活根本不能比,可雖然窮,雅興卻一流。

司馬光在家旁邊闢了一小塊地,號稱“獨樂園”,園子正中央是一間屋子號稱“讀書堂”,讀書堂北側一個大水池,池子中間扔了塊大石頭號稱小島,讀書堂西側堆了個小土堆號稱“見山臺”,東側用木棒搭了個小棚子種植蔓藤。

園子的東南角種滿了各種花卉爭奇鬥豔,園子最北側種滿了竹子,其他地方也都種上了各色綠植。

司馬光每天編書結束後,就到獨樂園裡散步、登山(其實就是個土堆)、釣魚、賞花、聽竹聲,這生活多麼愜意。

不知道司馬光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