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路伐夏,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憑什麼勸降?
勸降不成,高遵裕全然沒有其他辦法,就這麼全軍圍在靈州城下耗著。農曆十一月的西北高原,冷風能把人撕碎吃了,宋軍就這樣圍著靈州城挨凍,如果說光是挨凍也就算了,還能忍,可接下來吃不上飯直接讓宋軍陷入了絕境,再也忍不了了。
劉昌祚從鳴沙川帶過來的糧食經過兩路大軍消耗,漸漸也快吃完了,於是通知後方向靈州前線運糧,宋軍運糧隊沿著劉昌祚走過的熟悉路線往前線運糧。西夏經過堪哥坪一戰主力被擊潰,可殘部尚在,在梁乙埋的指揮下,夏軍化整為零從黃河西安渡河埋伏在鳴沙川,連續打劫宋軍運糧隊,導致宋軍糧道幾近斷絕。
宋軍在靈州城下圍城半個月,還是拿守軍毫無辦法,當時中路軍的副將種診勸高遵裕,要麼拼盡全力挖地溝燒城門的趕緊把城拿下,要麼往後退一退接應糧草順便等攻城器械來了再打,否則大軍駐紮在城下,萬一對方把黃河掘開,全軍恐怕要葬身魚腹。
高遵裕既不願強攻,也不願後撤,但種診不愧為將門世家,後面的發展被他一言說中。守城的夏軍趁宋軍不備,掘開黃河引水淹宋軍大營,宋軍就算再怎麼勇猛也擋不住大水,被水衝的四散奔逃。高遵裕一看水衝了大營,又等不到糧草,終於絕望,撤吧。
高遵裕一下令撤退,正中西夏人下懷,本來宋軍又累又餓已經差不多士氣耗盡了,一說撤退便一窩蜂的撤,夏軍出城追擊,高遵裕完全控制不住形勢。眼看著夏軍就要追上來,高遵裕又叫來劉昌祚,命令他率南路軍殿後。
搶功第一個,送死給別人,高遵裕把無恥發揮到了極致。病中的劉昌祚平靜接受軍令,召集南路軍部眾保護中路軍先走,然後轉身跟追擊的夏軍又打了一仗,劉昌祚又一次披甲持劍親自衝殺,南路軍哀兵居然把夏軍給打退了,但夏軍退兵之後南路軍也再撐不住了,一路不斷減員退回到涇原路治所渭州。
中路軍和南路軍也都歇菜了,五路宋軍只剩下西路軍,那麼西路軍的命運又會成啥樣兒呢?
西路軍很幸運,幾乎沒受到任何損失,因為李憲領著西路軍從頭到尾都在打醬油。
八月從河州出發,西路軍先打下西使城(今甘肅榆中縣西南),接著繼續揮師北上,由於從西南方向進攻沿黃河北上,一路上依靠水陸運糧,西路軍基本不存在缺糧的困難,氣勢旺盛。
夏軍一路望風而降,西路軍接著進攻蘭州古城(今甘肅皋蘭縣),西夏朝廷派了幾次援軍來救都被打了回去於是便徹底放棄蘭州夏軍,任其自生自滅,蘭州古城很快便被拿下。
拿下蘭州古城後,李憲並沒有繼續進軍,而是就地當起了包工頭,開始在蘭州地界築城,給朝廷的奏報是剛剛奪得蘭州,古城太小無法用以防守,想要守住蘭州就必須築一座新城控制周邊地界。
想要控制住蘭州,只要滅了西夏就一勞永逸了,李憲作為一員老將不會不懂這個道理,歸根到底就是不想打。
從一開始的全軍主帥到最後的一路主帥,李憲的心理落差是很明顯的,而且經過朝廷這麼一折騰他也意識到,一名宦官,就算取得赫赫戰功又能怎麼樣呢?狄青堂堂男子漢,最後還是被朝廷排擠的憂憤而死,而他一名宦官,差不多得了,該自保時必須得自保。
李憲雖然打算掛機,朝廷卻不會允許,眼見九月一整月西路軍沒什麼動靜,朝廷的敕令傳來,要他馬上率軍前去靈州會師,失期當斬!
軍令如山,李憲不敢抗命,領軍繼續北上,到了女遮谷(今甘肅靖遠縣)擊敗當地守軍之後,西路軍改變行軍路線,不往北邊靈州方向去了,轉而向東向會州(今甘肅會寧縣)方向進軍。
李憲依靠忽北忽東的行軍路線忽悠朝廷說自己一直在路上,只不過敵情複雜進軍不順利,會州守軍哪裡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