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路伐夏,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州將再也無險可守。
聽說宋軍主力打過來,西夏方面非常重視,國相梁乙埋親率大軍前來迎戰。劉昌祚安排一支偏師偷偷過河從磨臍隘側方偷襲,然後迎著梁乙埋的主力撲了上去,並且通告三軍,消滅夏軍主力,按照熙河作戰時的三倍重賞。
宋夏兩軍主力在磨臍隘南側的堪哥坪遭遇,火星撞地球沒什麼廢話直接開打。劉昌祚排出陣勢,先頭盾牌手,中間神臂弓射手,後排床子弩,最後騎兵跟進。等前排盾牌手頂著夏軍箭矢向前推進到射程之內後,神臂弓和床子弩開始發射,作為全軍主帥,劉昌祚一馬當先,手持兩面盾牌衝在最前面。
主帥不惜死,還有黑科技,神臂弓和床子弩的射擊馬上壓倒了夏軍的弓箭射擊,宋軍趁勢全軍殺過去,兩軍展開肉搏,從中午殺到晚上,最終夏軍崩潰,梁乙埋趁亂跑了,但夏軍高階將領被俘被殺三十多人,被俘被殺士兵數千,一戰把西夏靈州城外野戰主力打趴下了。
主力廢了,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兒,於是南路軍在靈州城外連續掃平西夏各個軍事據點後,接著向靈州城進軍。
前往靈州城有兩條路,一個是正北方向經過黛黛嶺(今寧夏同心縣北),一個是西北方向取道鳴沙川(今寧夏中衛縣)。所有人都建議正北前進經黛黛嶺進軍,劉昌祚力排眾議,主張繞道西北鳴沙川。
南路軍雖然離國境線近,但隨著孤軍深入糧道越來越長,隨時可能被劫糧道斷糧,而經南路軍探子回報,鳴沙川處有夏軍糧倉。
南路軍西北繞道鳴沙川,果然找到了西夏的糧倉,經過清點糧食超過了一百萬石,全軍高興壞了,裝車就走,拉了一大堆糧食奔赴靈州城。
劉昌祚一鼓作氣勢如破竹,十月底就打到了靈州城下,趁著守軍防備不及城門還沒關上,南路軍前鋒上去就打進了城區,靈州城頓時亂成一團。
劉昌祚主力在後面一看前鋒已經攻了進去連忙全軍開拔準備一舉拿下靈州城,大軍還沒走到城門口接到命令,高遵裕已經派人進城詔安,南路軍不得擅自攻城。
軍令如山,劉昌祚氣的跺腳,但又不能抗命,只好命令主力停下,夏軍趁機關上大門,衝進城去的那些南路軍前鋒部隊被夏軍在城內全殲。
命令是中路軍主帥高遵裕下的,原因很簡單,你劉昌祚拿下靈州城了,我高遵裕還遠在百里之外,功勞算誰的?
與北路軍東路軍王中正與種諤混亂的關係一樣,中路軍和南路軍也處於一種混亂的關係之中。原本出征,五路伐夏,安排大家共同打進靈州城,靈州城拿下,河對岸的興慶府將無險可守,西夏只有亡國。可出征之前神宗又詔令,南路軍主帥劉昌祚受中路軍高遵裕節制。
高遵裕除了武將身份外,還是一名外戚,當朝太后高太后是高遵裕的侄女。高太后是侄女,自然就瞭解這位叔叔的秉性,知道他氣量小不能容人,帶兵打仗只能做副將不能當主將。
高太后多次勸神宗不要用高遵裕,但神宗不聽,執意根據自己的判斷認定了高遵裕是難得的將才,必須重用,比如一起出徵的南路軍和中路軍,就得讓高遵裕同時節制南路軍。
這就非常要命了,要麼就是兩路軍一個主帥,要麼就是兩路軍分別各自獨立的主帥,神宗這樣安排一路軍主帥同時還能節制另外一軍主帥,這就是人為的給前線製造矛盾:被節制的軍隊就是炮灰,有危險你上我躲著,有好處我上你讓開。
王中正是準備怎麼坑種諤的,自己北路軍沒糧食了不怕,我跑去吃種諤東路軍的,幸虧後來神宗又下詔書種諤不受節制,要不當時兩路宋軍非打起來不可。
在高遵裕看來,劉昌祚的南路軍那就是後孃養的娃,眼看著娃要立功說啥也得攔住他,換我的部隊來。
其實高遵裕能帶兵走到靈州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