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別樣童貫,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童貫不是一名普通的宦官。

因為自幼被送進宮做事,童貫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迎來送往,人情世故上簡直無師自通。聰明又聽話的童貫很快受到了宦官李憲的喜歡,便把童貫收入門下培養照應。

李憲後來在西北的赫赫戰功是有目共睹的,戰吐蕃收熙河,少年童貫在跟著李憲西北作戰時積累了大量戰爭經驗。然而神宗駕崩後高後執政,推倒了神宗朝所有政策,連熙河開邊這種軍事政策也一併推倒,要不是所有大臣都極力反對,說不定高後還真敢在文彥博的建議下放棄熙河路。

可領土雖然保住了,當年統軍大將一定要處理,以彰顯舊黨的英明領導。當時王韶已經病逝,熙河開邊的將領只剩李憲,那就把李憲貶出開封,接著一貶再貶。

鬱悶的李憲在貶謫途中病逝,給了童貫非常大的打擊,從小受李憲照顧,西北作戰時更是共同出生入死,如今親如父親的李憲被舊黨打擊至死,童貫頓時失去了依靠。

人算不如天算,哲宗年紀輕輕就駕崩給了童貫機會,新即位的徽宗是個花花公子,對文玩字畫奇珍異寶情有獨鍾,而童貫又特別會來事兒,經常給徽宗蒐集寶貝。史書記載童貫這個人雖是宦官但卻有鬍子,要知道古代社會有鬍子那是帥哥的象徵,關公就號稱美髯公,人長得帥辦事兒又機靈,童貫很快贏得了徽宗的寵信。

想要有一番建樹的童貫急需找一名可靠的政治盟友,而謫居在杭州的蔡京就是最佳人選,於是在童貫的穿針引線下,蔡京神奇的回京任職,之後更是步步高昇做到了首相。

當朝廷開始討論西北戰事的時候,童貫那塵封已久的回憶突然重新整理,青海的寒風、祁連山頭的積雪、熙河路宋軍百戰百勝的輝煌浮現上心頭,童貫找到蔡京,要求親上前線帶兵作戰。宋朝本就有宦官任主帥的傳統,而且人家童貫也是打過仗的,蔡京做了個順水人情推薦童貫任一路主帥,經過中書和樞密院討論也符合制度沒毛病,童貫正式出任熙河路宋軍主帥之一,奔赴前線收復鄯湟二州。

至於鄯湟二州是怎麼丟的,還要追溯到哲宗朝。

青海西寧一帶的中心城市青唐城位於今天西寧市城中區,坐落在祁連山腳下湟水之濱,是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集散地。早在李元昊時期西夏就曾多次攻打青唐城,想要徹底把絲綢之路控制在自己手中,被吐蕃多次打敗後無奈放棄。

李元昊死後,西夏曆代皇帝也多次攻打青唐城,始終未能拿下這座絲綢之路重鎮。元符元年吐蕃內訌,反對派領導人在政變中被殺,其部下逃亡熙河路向時任河州都監王贍報告了內亂的情況,王贍上疏朝廷建議出兵青唐城得到章惇的支援。

元符二年七月,朝廷任命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王愍為主帥,河州都監王贍為先鋒攻打青唐城。宋軍揮師進軍西北沿途吐蕃部落望風而降,短短兩個月之內連下宗哥城(今青海平安縣)、寧塞城(今青海化隆縣),元符二年九月兵不血刃拿下青唐城並將青唐城改名為鄯州、附近的邈川改名為湟州,城中吐蕃部落盡數歸降。

立下赫赫戰功,王愍王贍兩人頗有些飄飄然,在當地吐蕃小規模叛亂時採取了殘酷的軍事鎮壓。要知道當時吐蕃投降時都是成建制投降,軍事力量並未受損,宋軍一開始鎮壓激起了吐蕃的反抗精神,宋軍在西北陷入了治安戰的泥潭。

遠離本土的治安戰就是帝國墳墓,無論是美國打越戰還是蘇聯打阿富汗戰爭都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北宋當然也不願在西北打治安戰,要平息當時的亂局,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民族政策,對西北吐蕃部落恩威並施,爭取大部分普通吐蕃老百姓的擁戴重點翦除死硬派抵抗分子。

但向太后主政的北宋朝廷經過商量決定直接放棄鄯湟二州,解決不了問題就刪除這條問題,腦回路堪稱清奇,但無奈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