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花石綱,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僅是投桃報李的想法,而是朱衝父子確實是人才,兩人迎來送往阿諛奉承天生一絕,為了更好地發揮兩人特長,蔡京又安排童貫給兩人辦理了軍籍,在軍隊系統裡把兩人多次提拔。
在這裡插一句北宋的官場升遷制度,到了徽宗朝制度已經非常完善了,官員想要升遷,要麼科舉考試進來論資排輩慢慢熬資歷;要麼科舉考試高榜進士自動獲得制科考試資格,一屆地方任職結束後回朝參加制科考試進入館閣接著走進快車道;再或者中進士名次不高但因為孝順或者其他貢獻被宰執推薦同樣可以參加制科考試進入館閣。
總之就是雖然路很難,但也很光明正大,就算沒有貴人提攜,只要學習夠好,科舉考試完了接著參加制科考試照樣能出人頭地,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兄弟都是這麼一路考過來的。
但朱衝朱勔父子都是半文盲,想讓他們科舉中第那幾乎就是白日夢,幸好文的不行還有武的。進入軍隊系統可以按軍隊的規矩來,那就是不用考試,按照軍功提拔,只不過是在北宋時候軍功常有造假現象。
軍功造假也是文官瞧不上武將的原因之一,人家科舉考試就在眾目睽睽之下考,考出來的策論可以讓天下人傳閱,經得起考驗。可武將的軍功很多時候都是有軍隊系統內自己報自己批,反正仗也打過了,誰能去調查的清楚?
朱家父子逐漸跟著蔡京在京城站穩了腳跟,隨著年齡增長,兒子朱勔逐漸體現出了超越父親的機靈勁兒,更會來事兒更會拍馬屁,多次往來於蘇州和開封之間,蒐羅蘇州當地的奇珍異寶進宮。
朱勔送的貨,就等於蔡京送的貨,長期跟著蔡京在宮裡耳濡目染,朱勔對徽宗的愛好摸得一清二楚,送來的奇石樹木經常讓徽宗喜歡得不得了,蔡京趁機也在大領導面前提攜小兄弟,徽宗記住了朱勔的特長。
好鋼就要用在刀刃上,崇寧四年十一月,朱勔出任新機構應奉局一把手,正式全權負責為徽宗蒐羅天下奇珍異寶。
應奉局新設之初,只在蘇州杭州兩地開設,蒐羅最多的是兩樣寶貝:景觀假山用的大石頭和漂亮的花草樹木。
最開始時候徽宗只是想給皇宮裡多做些裝點,其實如果僅僅是為了裝飾皇宮倒也不為過,宋朝政府有錢是出了名的,但北宋皇宮跟歷朝歷代相比規模和豪華程度都遜色得多,於是一開始倒也沒有引起大規模的反對意見。
可文藝青年宋徽宗一旦開始搞裝修就停不下來了,延福宮裝修完景龍門裝修,景龍門裝修完天波門裝修,接著又在宮中擴建,開鑿水景堆砌假山移栽大樹,史書記載最後把皇宮裡延福宮裝修的“怪石寒松、巖壑幽勝、不類塵境”。
搞得這麼出塵脫俗,我看倒也符合徽宗的品位,天天也別上朝了,坐在延福宮裡修煉修煉等著飛仙才是正事兒。
小小的皇宮很快便無法滿足徽宗的個人審美追求,到了政和七年,在道士劉混的建議下,一方面為了求子,另一方面為了美學,在開封內城的東北角地勢較低處大興土木,修建了臭名昭著的“艮嶽”。
艮就是乾坤八卦裡面的東北方向,嶽是山,有山就得有水,山川來了花木也得來,於是這座東北山頭就成了一處徽宗專用的皇家園林。園林整體模仿杭州鳳凰山造型,為了重現江南美景,在蘇杭一帶大舉搬遷奇石大樹,終於釀成了更著名的北宋末年“花石綱”事件。
由於艮嶽規模實在太大,佔地面積超過七百畝,其中的假山、綠化等工程量極其浩大。為了快速完成艮嶽的建設,應奉局開足馬力從江南蒐羅石材和樹木。
根據應奉局的制度,蒐羅材料時要視材料的歸屬進行索取,如果是野外無主的材料那就直接裝車上船運到開封,如果是民間百姓家裡的材料,只要應奉局看上了,要與百姓商量,高價收購。
可惜制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