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國禮之爭,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要北伐成功,離不開輿論造勢,嘉泰四年四月,朝廷下詔在鎮江府為韓世忠立廟,五月,追封岳飛為鄂王。鄂王是單字王,規格非常高,對於人臣來說已經封無可封,南宋朝廷這種態度無非就是在推崇北伐中原戰勝金賊。
輿論的氛圍有了,還得有個足以激起兩國矛盾的藉口,可自隆興和議之後兩國幾十年無戰事,邊境的小打小鬧根本不足以拿來當藉口。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十二月,金國正旦使來臨安賀歲,給了韓侂冑想送來了藉口。
所謂正旦使,即國際事務中一國向另一國派出的祝賀新春佳節的賀歲使者,由於古代社會中華文化是宇宙文化,所有東亞文化圈裡的國家都要過春節,加上出使期間要面見對方國家皇帝、太后,送來友邦的祝賀,所以正旦使地位非常高,約等於當今世界的外交大使。
開禧元年十二月這次,金國派出的正旦使叫做趙之傑,當他來到臨安皇宮,等待面見寧宗呈遞國書恭賀新春的時候,被南宋朝廷告知此次面聖賀正旦寧宗將全程端坐,不再起立受書。
趙之傑聽罷當場拒絕,當場翻臉。南宋皇帝起身接受金國使者國書都好幾十年了,今天你突然單方面想給我改規矩?沒門兒!
史書記載,趙之傑接下來“遂倨慢”,氣的當時就有大臣上疏請求把趙之傑給砍了,以顯大宋國威。
立堅老哥天天在新聞釋出會上懟這個懟那個,我算是知道來源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能,對待不懷好意的群體就是得給他懟回去。
不過導致宋金當時互不相讓的這場“受書禮”,其根源還要追溯到宋高宗趙構那兒。
當年紹興和議時,趙構親自向金國稱臣,兩國盟約規定,金國給南宋國書稱詔書,南宋給金國國書稱表。
《出師表》《陳情表》我們都學過,諸葛亮李密那都是給皇帝上疏,臣子給君王的上疏就叫做表。
既然是臣子,那麼天朝上國的詔書來了就得行禮,當時趙構玩兒了出花招,以服喪為名不見金使,由秦檜和其他宰執官員代替自己去接受金國國書。
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三年喪期很快結束,趙構沒借口了,於是在向金國彙報並得到同意後,兩國定下了一套完整的受書禮:金使來到南宋後向趙構行跪拜禮,之後趙構需起立接受金國國書,並向金國皇帝問好,待金使回答過金國皇帝身體健康後,趙構才能坐下。
就算不用下跪,這一套禮儀還是挺丟人的,但人家趙構說了,“若使百姓免於兵戈之苦,得安其生,朕亦何愛一己之屈”。
噁心,虛偽,無恥,有些人雖然死了,但就算再過幾千年幾萬年也罵不夠。
想當年汴京的大宋萬國來朝何其威嚴莊重,如今卻要被金國奪了正朔稱臣納貢。孝宗即位後雖然北伐沒打贏,可金國也損失慘重不好受,都想息事寧人。隆興和議時南宋好歹挽回了部分尊嚴,不再稱臣,改為稱侄兒。
稱侄兒還真不是佔孝宗便宜,因為當年紹興和議時趙構跟熙宗是對等的,金國後來完顏亮和世宗先後即位,但輩分跟熙宗相同,都是阿骨打孫子輩,孝宗是晚輩,應該稱侄兒。
減了點兒歲幣不強求稱臣,隆興北伐的戰勝國金國已經給足了面子,雖然孝宗在受書禮上也想爭一爭,但金國始終不同意,只好繼續起身受書。
於是就這樣過了幾十年,雖然南宋君臣始終心有不甘,可畢竟戰場上丟掉的東西很難從談判桌上贏回來,只能忍氣吞聲。
現在不一樣了,韓侂冑已經準備翻臉了,就怕你金使不來,來了就要挑釁你。在韓侂冑的安排下,宋朝官員奪走了趙之傑的國書並通知趙之傑不用單獨面見寧宗了,改到大年初一寧宗把所有使者一起召見。
氣憤的趙之傑拿南宋君臣這種行為毫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