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悲愴陸游,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受孝宗信任。
對於普通計程車大夫群體而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但對於皇帝親信而言正好反過來,天大地大,皇帝最大。平心而論,龍大淵和曾覿也沒有作惡多端,只不過是按照孝宗吩咐做事,孝宗讓參與朝政那就參與朝政,讓進宮吃飯那就進宮吃飯,至於批評教育孝宗日常言行、督促孝宗起兵北伐之類的事情,那不是親信該操心的。
親信不操心陸游操心,見龍大淵曾覿二人天天跟孝宗混在一起,陸游就給自己的上司時任副樞相的張燾表達了自己對國家的擔憂,害怕孝宗因為不思進取荒廢朝政。
張燾是個直臣,聽完陸游的擔心之後也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於是就進宮面聖,說龍大淵曾覿這兩人結黨營私擾亂朝政,陛下想要振興大宋還是要親賢遠佞,離這兩人遠點兒。
啥叫直臣,直臣就是有話就說,也是你說什麼話別人都能猜得出你的心思。伺候了那麼多年趙構,孝宗早就鍛鍊的心思縝密,以上一番話根本就不是張燾說得出來的,於是根本不回應張燾的勸諫而是反問張燾,這番話是誰給你說的?
張燾脫口而出,陸游。
雖然很慘,但不知道為啥,寫到這裡總想笑。
被直腸子領導一句話抖了出來,陸游的京官生涯結束了,被貶官到了建康府做通判。
因為北伐的共同志向,陸游與張浚頗有私交。建康通判任上沒能做多久,陸游就又因隆興北伐失敗而受到牽連,張浚負有領導責任被免職,陸游因支援張浚也被免職,從隆興二年開始陸游再次賦閒在家。
是金子總要發光,乾道五年十二月,陸游奉詔前往夔州任通判,接著兩年後宣撫使王炎入蜀,邀請陸游到蜀中做幕僚,共謀北伐大事,陸游欣然赴約,來到了四川。
在四川的不長時間裡,陸游發現當地宋軍一個問題:名將吳璘的兒子吳挺是當時的宋軍主帥,此人驕縱不法,在軍中胡作非為,甚至多次鬧出人命來。陸游就給王炎建議說,吳挺太過驕橫不服管,不如改用吳階兒子吳拱來統率四川宋軍。
吳挺雖然驕橫,但打起仗來非常兇狠,王炎不願換將,陸游見勸不動領導只好作罷,只是在最後提醒了王炎,在這樣下去,吳挺將不可駕馭。
陸游的預言對了一半,確實後來不可駕馭了,但不是吳挺,而是吳挺的兒子吳曦。
既然到了四川肯定不能老待在後方,為了瞭解前線敵情,陸游跟隨王炎來到了大散關。在深入細緻的研究分析了前線敵我對比和宋金兩國形勢後,陸游寫出了分析文章《平戎策》,文章指出要想在川陝戰場取得勝利,就必須先攻佔隴右,接著從隴右和大散關兩個方向攻取長安,接著以長安為戰略中心策應江淮戰場宋軍北上收復河南。
分析的很有道理,很像隆中對裡吳蜀兩國聯合起來對付曹魏,具有非常高的可操作性。可就當陸游在為北伐大計不斷推演不斷假設的時候,朝廷一紙令下,召王炎回朝了。
王炎一走,意味著朝廷在四川的這路北伐路線暫時擱置,陸游也被調到了後方的成都府擔任閒職。心灰意冷的他就像很多武俠劇裡的男主角一樣,開始縱酒為樂,因為整天醉醺醺的,同事們朋友們常常勸他,喝酒傷身,少喝點兒,都被他一一拒絕,後來更是自稱“放翁”-放縱的老翁,這輩子就是要縱酒不死不休,大家都別來勸我了。
在四川的這些年,陸游留下了大量的詩詞作品,特別是關於酒的。《劍南詩稿》裡有詠酒詩、飲酒詩、醉酒詩,要什麼酒有什麼酒。
長安不到十四載,酒徒往往成衰翁。
九環寶帶光照地,不如留君雙頰紅。
為什麼我終日沉湎飲酒?因為我對中原故土愛得深沉卻又愛而不得。
由於終日酗酒不理公務,有關部門終於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