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拉鋸江淮,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曦的謀反對韓侂冑而言無異於一記重拳,讓他本來就勝敗未知的北伐大計變得更加希望渺茫。
要知道南宋總共也就這點兒家底兒,幾個戰場上幾乎是拼盡了全力在與金軍作戰,哪怕有一個戰場掉了鏈子都可能會影響整體戰局,吳曦這麼一鬧騰川陝直接倒戈,金軍不僅在川陝沒了壓力,搞不好還會把川陝的兵力調到荊湖和兩淮戰場上來打。
幸好吳曦謀反的訊息剛剛傳來沒多久,就又傳來了叛亂被平定的訊息,讓韓侂冑懸著的心放了回去。
殺掉吳曦後,安丙將吳曦腦袋,金國冊封給吳曦的詔書、金印等物一併打包送往臨安,並上疏一封請朝廷治罪。這態度、這情商,這是大忠臣,朝廷哪裡敢治罪,立即給他加官進爵,升任安丙為興州知州兼四川宣撫副使、領端明殿學士,全權接手將之前吳曦的管轄範圍。
叛徒被除掉,四川很快穩定了下來,宋軍在安丙的指揮下重出大散關,穩住了關外局勢並很快收復了被金軍佔領的階、成、和、鳳四州,之後宋金雙方在大散關和四州地區反覆爭奪卻誰也難以再進一步,川陝戰場重新回到戰前的對峙狀態。
川陝戰場上沒能取得突破還差點被金軍打穿,荊湖戰場和兩淮戰場同樣狼狽。當時金軍已經打到長江邊上了,再進一步要是渡過長江南宋就要亡國,宋軍已經沒有迴旋的餘地,能守住長江防線就不錯了,到了這個時候,只能議和。
樞相張巖被韓侂冑趕鴨子上架主持軍務,可張巖也不是神仙,沒辦法化腐朽為神奇,面對當時已經惡化的宋金戰略形勢,只能打出最後一張王牌-畢再遇。
開禧二年十二月,朝廷任命畢再遇為鎮江都統制兼山東、京東招撫使,再次領命出征,北渡長江去解救江北重鎮楚州。
山東、京東這都是北宋的行政區劃,無論戰爭打到什麼地步,總有人不願忘記北方的故土。
軍令如山倒,領命的畢再遇本應該立即出發北上救援楚州,可他卻遲遲沒能出發,因為當時金軍已經打到了六合,再向東不到一百里就是瓜洲渡口,畢再遇已經趕赴六合與金軍打了起來。
畢再遇快了一步,金軍到達六合城下時他已經率軍進入了六合城中,為了打金軍一個措手不及,畢再遇在六合城南門兩側埋伏下精兵,將城頭空出來迷惑敵軍,等金軍渡過護城河開始進城時突然在城牆上舉起吶喊,城中鑼鼓聲震天,南門兩側的精兵也突然殺出。在宋軍的突襲,來犯的金兵慌亂後撤,畢再遇親率主力追擊殺的金軍屍橫遍野大敗而歸。
金軍前鋒雖敗,但主力還在後面,金將紇石烈種塔聽說前鋒受挫便調集數萬大軍包圍六合發動猛攻,畢再遇手底下滿打滿算也就萬把人,寡不敵眾不能硬拼,只好躲在城裡固守。
據城固收不代表不能反擊,宋軍把床子弩神臂弓什麼的都搬到了城頭對著金軍射,可六合畢竟城小倉庫也小,時間一久城裡儲備的箭射完了。
箭射完了咱不怕,古有諸葛亮草船借箭,宋有畢再遇草人借箭。畢再遇讓士兵們製作了一大批草人,穿上盔甲戴上頭盔,再在草人頭上撐起青蓋,然後讓人在下面弓著身子舉著草人和青蓋在城牆上來回移動。
古代戰爭中,普通士兵的披甲率並不高,只要是滿身甲冑的都不是一般人,再加上頭頂撐著青蓋,一看就是重要人物。金軍一看城牆上出現宋軍大佬紛紛放箭射,就像當年諸葛亮草船借箭一樣無數箭矢飛向城頭,青蓋上、稻草人身上城裡大街上到處落的都是箭,畢再遇不費一兵一卒輕鬆籌集二十多萬支箭。
有箭了,宋軍再度開足馬力對著攻城的金軍射,金軍一路南下所到之處幾乎沒遇到過什麼像樣的抵抗,沒想到六合的宋軍這麼能打,強攻了幾天啥便宜都沒佔著也逐漸開始厭戰,打不動了。
你打不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