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蒙古西征,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由於事發突然,處決過程中一名不起眼的僕人逃了出來,歷盡艱難險阻穿越大漠回到蒙古稟報了商隊被屠殺之事,鐵木真大怒,但為了國際影響還是派出了使者前往花剌子模,儘量透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
亦納勒術不僅僅是訛脫拉耳的守將,還是阿拉丁母親的侄子,花剌子模的海兒汗,在花剌子模國內有著特殊地位。蒙古使者來到花剌子模首都撒馬爾罕,要求阿拉丁交出兇手,賠償損失。
也許是為了包庇亦納勒術,也許是太過輕視東方的蒙古人,阿拉丁不僅沒理會使者的要求,反而把使者一行三人正使殺掉,副使剃光鬍子,驅逐出境。
見到兩位副使狼狽逃回大營,鐵木真出離憤怒了,這要是再不興兵討伐,難道留著花剌子模過年?於是當即去冠解帶跪禱長生天,誓死復仇。
金興定三年、南宋嘉定十二年,鐵木真在額爾齊斯河畔集結大軍,當年十月十五萬大軍集結完畢,兵分四路殺向花剌子模:
第一軍:次子察合臺和三子窩闊臺統率,進攻訛脫拉耳;
第二軍:長子朮赤統率,沿錫爾河向西北進攻,錫爾河是花剌子模境內一條主要河流,河兩岸分佈著大量農田和城市,朮赤這一路旨在摧毀花剌子模生產和經濟基礎;
第三軍:大將阿剌黑統率沿錫爾河向東南進攻,同樣旨在摧毀花剌子模的生產和經濟基礎;
第四軍:鐵木真本人和幼子拖雷統率主力渡過錫爾河直插撒馬爾罕西側的布哈爾,控制布哈爾南側的阿姆河防線,防止花剌子模阿姆河西側部隊入衛撒馬爾罕。
花剌子模疆域包括了阿富汗、中亞若干斯坦、巴基斯坦北部和伊朗,境內兩條重要大河=錫爾河和阿姆河,兩條大河都是自東南向西北流,最終匯入鹹海。
兩河流域是花剌子模的統治中心,所有的重要城市都在此處,包括亦納勒術鎮守的訛脫拉耳-位於錫爾河東側,控制錫爾河防線;首都撒馬爾罕-位於兩河中間地帶;舊都玉龍傑赤-位於兩河中間偏西北處;布哈爾-位於兩河中間西南處,控制阿姆河防線。
花剌子模的兩河流域基本上就相當於我們中原漢地的長江黃河流域,尤其是其中間地帶也就基本上相當了我們中原漢地的長江黃河之間的地帶,只要拿下兩河流域,拿下撒馬爾罕和玉龍傑赤,那就相當於在中原漢地拿下了長安和洛陽,意味著取得了天下。
拿不拿得下花剌子模的天下,就看蒙古騎兵的表現了。為了一舉攻滅花剌子模,鐵木真在發兵之前向其他三路大軍下令,約期半年,四路大軍在撒馬爾罕城下匯合。
古往今來,長途奔襲臨戰分兵都是兵家大忌,但在鐵木真這裡不存在,因為蒙軍的戰術特點決定了長途奔襲根本不是個事兒。從蒙古高原到花剌子模兩河流域超過兩千公里,普通封建王朝後勤保障不可能跟得上,但蒙軍出征隨軍帶有牛羊,渴了喝馬奶,餓了吃牛羊乳酪和牛羊肉,無需大規模輜重運輸。
蒙古人是馬背上的民族,戰馬資源豐富,每人平均配三匹以上戰馬,蒙軍平時放牧戰時從軍,所有人都有一手打獵的好本領,出征路上不停地打獵,中原王朝認為長途跋涉的痛苦征程,在人家蒙古人這裡就跟玩兒的一樣,不費勁兒。
除此之外,鐵木真手下的精兵強將實在太多了,“四傑”、“四勇”、幾個兒子每個人單拉出來都是名將,根本不需要他事無鉅細的微操,只要大方向給出來,手下這幫名將分分鐘給你辦到。
比如察合臺窩闊臺兄弟統率的第一軍,面對的訛脫拉耳城防堅固,原本就有三萬花剌子模大軍駐守,在蒙古西征之時阿拉丁又緊急調派大將哈拉扎率一萬騎兵增援,
史書沒有記載第一軍的兵力,但限於蒙軍此次出征十五萬的總規模,想必第一軍最多也就數萬兵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