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兄弟鬩牆,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難當頭正值用人之際,宣宗卻自毀長城誅殺名將,在後世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可在當時的宣宗看來,大金國人才濟濟,少一個僕散安貞根本不足為慮,反倒是除掉僕散安貞能防止他在朝中坐大,避免以後威脅自己兒子即位。
興定五年,宣宗已經五十九歲了,必須得考慮到自己身後太子接班的問題了,太子完顏守緒任樞密使、荊王完顏守純任平章政事,兩個兒子都兼任宰執,原本是想讓兒子來拱衛皇權。可兩個做了宰執的兒子憑藉著太子和親王身份的加持,分別在身邊聚集起各自的政治勢力,甚至已經威脅到了宣宗本人。
元光元年(公元1222年)二月,缺錢少糧的大金為了自救再一次伐宋,由於國力實在無法支撐起全面戰爭,朝廷派元帥右監軍完顏訛可和籤書樞密院事時全二人率軍進攻淮西重鎮泗州,名為伐宋實為搶劫。
南宋當時的戰略也挺有意思,在邊境地帶防守彈性十足,一般來說都會設一段“緩衝區”,也就是雖然名義上是南宋疆土,但基本不做防守,金軍真是打過來了那麼就各城龜縮,等你自己退兵。此次完顏訛可南下也是一樣,金軍在連下泗州、高塘、固始等地,進展非常順利,到了五月已經抵達淮河沿岸。
到了淮河岸邊,金軍內部發生分歧,主帥完顏訛可想乘勝進軍進入淮西腹地,時全卻認為已經深入宋境不如見好就收,抓緊時間把所佔地盤的錢糧搜刮了再說。
完顏訛可雖是主帥但畢竟長期領兵在外,在朝中說不上話,而時全就不一樣了,籤書樞密院事就是樞密院三、四把手,專門管這幫統兵大將,人家不來軍中也就算了,一旦到了軍中不管擔任什麼職務那都是領導,得敬著。
五月份正是淮河沿岸收麥的時節,時全想讓大軍搶收麥子抓緊回國,但完顏訛可手下這幫人又十分想接著打,於是就想了個法子,矯詔傳令三軍就在淮南之地收麥,收完麥子大家班師回朝。
保住到手戰果、杜絕孤軍深入原本是個十拿九穩的決策,時全以朝廷詔書之名號令三軍大家也不敢有意見,只得乖乖抓緊收麥子。可時全忘了一件事,農曆五月份正是江南的黃梅天,連日的大雨之下淮河水暴漲,就在金軍汗流浹背忙著收麥子的時候,宋軍趁夜殺到,把金軍殺了個措手不及,金軍慌亂之下拼命向北潰逃,但宋軍水師在密佈的河道中來回縱橫,將金軍退兵路上渡橋毀掉,有在半路截擊逃兵,金軍被殺、被踩踏、淹死的不計其數,完顏訛可和時全好不容易找了數艘輕舟逃回開封。
勝仗達成了敗仗,追查下來還是因為時全矯詔才導致大軍收麥貽誤戰機,宣宗大怒,當時就要砍了時全,時全也很委屈,百般為自己申辯,申辯的焦點就在是否“矯詔”。
時全以籤書樞密院事的身份隨軍,本身就代表了朝廷,是朝廷與金軍前線的傳聲筒,從開封帶到前線的不一定都是詔書,也有可能是口諭,那麼如果這口諭不是宣宗的,而是太子的,算不算朝廷的意思呢?
太子兼任樞密使,本身就是時全的直接領導,給他一百個膽子也不敢擅自做主矯詔讓軍隊停下來收麥子,況且淮南離開封並不遠,快馬書信來回也就是一兩天時間,因此時全很有可能已經向朝廷彙報了,而給他指示的正是其頂頭上司,兼任樞密使的太子。
太子有沒有給宣宗彙報沒人知道,但這口黑鍋只能時全來背,其實以當時的戰況,金軍再往南深入恐怕也難以取勝,就地收麥本就是最穩妥收益最大的策略,只是千算萬算沒算到宋軍會趁著大雨反擊,白白葬送了前期戰果。
最終,時全被下獄處死,太子終究是沒能保住他。不過想來也不意外,唐高祖武德年間劉文靜屢立戰功卻還是因為疑似謀反被殺,劉世民怎麼勸都阻止不了,時全不像劉文靜那樣立過戰功,太子也不像李世民那樣奠定國家基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