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苦苦支撐,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擔心他一去不復返,便派兵護送他回去。

名為護送實為監視,陳和尚不動神色帶著蒙古人來到豐州老家,在家中見到了母親和照顧母親的族兄完顏斜烈,然後與完顏斜烈二人趁蒙古人不備將其殺死,當時宣宗已經遷都開封,兄弟倆帶上母親便向南逃,打算逃到開封投奔朝廷。

隨行計程車兵沒了回應,蒙古人後方很快便得知了陳和尚跑了,於是立即派兵追擊,兄弟倆為了掩人耳目棄馬步行,找了輛手推車讓母親坐上去,兄弟倆輪流推著母親向南奔去。

一路南逃,兄弟倆居然神奇的躲開了蒙古追兵,渡過黃河來到了開封。宣宗聽說這麼個忠臣孝子南歸之後非常重視,立即將二人召進宮中,完顏斜烈有世襲官位直接任職都統,陳和尚被任命為護衛。

金國以武力立國,軍人在國內地位很高,皇宮護衛是升官的快車道,陳和尚也不例外,在之後被多次提拔,到了哀宗即位之初,隨族兄完顏斜烈一起鎮守方城(今河南方城縣)。

按照一般的劇本發展,接下來陳和尚應該是南征北戰軍功卓著然後統領大軍與蒙軍對壘,但人生無常,在方城期間捲入一場冤獄當中,讓這位名將白白蹉跎了好幾年。

陳和尚跟完顏斜烈相處多年,二人雖只是族兄弟但情同手足,方城各項軍務陳和尚都在幫忙處理。完顏斜烈曾經因病休養,陳和尚代理軍務期間曾經發生一起軍中鬥毆事件,兩人都不服氣告到大帥這裡,陳和尚聽完兩人陳述之後,認為其中一名叫葛宜翁計程車兵不佔理,便罰他打了幾板子了結此事。可沒想到基層士兵性子剛烈,原本打架就憋了一口氣,現在又被打仗打了幾板子,皮肉吃點兒苦都是小事,可這口氣咽不下去,回到家中氣憤難當,沒過幾天氣死了。

葛宜翁是個直性子,總覺得陳和尚判案不公,臨終前特意交代妻子,說陳和尚冤枉了自己,要妻子有機會一定要告到官府為自己伸冤。

葛宜翁妻子也是個烈女,丈夫含冤而死也是憤憤不平,此後不斷到各個衙門去告狀,但葛宜翁的死畢竟是自己氣死,而且自古以來軍中事務都是由軍隊內部自行解決,地方官府極少參與軍隊內部事務,葛妻告了很久也沒什麼結果。但她還是不肯罷休,眼見著自己伸冤無望,便在方城外的龍津橋處堆了一大堆柴火,聲稱官府不給自己申冤自己就在城外自焚。

告狀只是個人事件,可要是自焚了那就要釀成群體事件了,方城知縣不敢怠慢,趕緊上報朝廷,朝廷裡諫官一聽說丈夫含冤而死,烈女自焚為夫伸冤,簡直就是諫官大做文章的絕好素材,於是紛紛上梳彈劾陳和尚,指責他斷案不公,把無辜士兵活活氣死。

動靜鬧得這麼大而且確實出了人命,朝廷很快便將陳和尚下獄,可接下來大理寺揪著這出案子審了一年多,愣是啥也沒審出來。

畢竟陳和尚只是斷了個鬥毆的官司,都是依法辦事也沒有草菅人命,就算是士兵後來氣死了那也不能把處理鬥毆的軍官因此定罪吧。

定不下罪,大理寺卻又不敢輕易放人,害怕被諫官彈劾自己部門瀆職,於是在正大二年到正大四年這兩年裡,大理寺獄出現了非常可笑的一幕,陳和尚沒罪,卻必須在牢房裡待著,因為沒人敢判他無罪。

不做決策就一定不會錯,官場上這股風氣自古以來就就沒斷過,正大三年,長兄完顏斜烈拖著病體來到開封面聖,陳述方城葛宜翁之事,哀宗本想放了陳和尚,可諫官又是一窩蜂彈劾,陳和尚還是在牢裡待著。

到了正大四年完顏斜烈病逝,哀宗終於力排眾議下詔赦陳和尚無罪,無罪釋放的陳和尚出獄面聖,哀宗勉勵他說完顏斜烈之死讓國家損失一員名將,如今免你無罪就是希望你能繼承兄長遺志為國建功立業,不枉國家和兄長對你的一番厚望。

史書記載,陳和尚切拜且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