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孟珙救火,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務,於是朝廷上實際上依然是“獨相”狀態,由喬行簡主持朝政。

喬行簡之前作為史彌遠親信,最大的特點和優勢就是聽話。

史彌遠交代什麼,喬行簡就辦什麼,史彌遠支援什麼,喬行簡也支援什麼。這種行事風格一直保持沒變,現在喬行簡做了首相,依然聽話,不主動決策,只是聽理宗的,理宗讓幹什麼就幹什麼。

戰爭年代,皇帝搞獨裁是有好處的,可以集中國家的軍力財力來應付困難,可理宗顯然並非一個聖明天子,軍國大事讓他來做決斷,難了點兒。

嘉熙二年三月,蒙古使者來到臨安,提出了兩國和談的建議,蒙古可以罷兵,但南宋必須按照以往伺候金國的標準來伺候蒙古:稱臣,每年進貢銀絹各二十萬。

舉朝譁然。

根據蒙古方面史料,在端平入洛失敗後,南宋曾經向蒙古派出使者,提議用歲幣換三京。但當時金國新滅,南宋全國都沉浸在大仇得報的振奮心情中,就算是北伐失敗了又能怎樣?大宋已然中興,一次北伐失敗再來一次就是了。

然而端平入洛的慘敗讓南宋高層看到了自身實力的欠缺和中原之地的殘破,三京所在的河南遍地焦土,就算收回來也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無法生產,想要恢復到北宋的水平,非十年以上經營辦不到。

換句話說,把三京拿回來,那就是個沉重的包袱,但河南又是南宋的根,於情於理於法都不能丟棄,為了爭取時間恢復河南,就必須與蒙古實現和平。

和平要麼打出來要麼買出來,讓南宋步兵在河南河北大平原上追著蒙古騎兵打那是不可能的,以當時的形勢來看,只能買。

但壞就壞在,這項策略是理宗、鄭清之等幾個核心決策人制定的,在當時大家看來,即使端平入洛跟蒙軍打了一仗,蒙古人也不會輕易南下開戰,河南依然處於真空狀態,和平還有的談。

然而亂世裡風雲突變,端平二年年末蒙軍大舉南下,南宋左支右絀勉強守住半壁防線,此時兩國對待議和的態度再次發生轉變。

對於蒙古而言,先前沒同意,那是因為不知道南宋的底細,不如先打打試試,萬一一戰而勝之直接滅了南宋,那豈不就是坐擁南宋江山自己收錢就行了,又何必每年等著南宋來送。

對於南宋而言,先前議和被蒙古拒絕也就算了,此時蒙軍侵略國家,民眾又剛剛經歷了滅金的愛國情緒高漲時期,這個時候不奮起抗爭趕走侵略者,反而又要向對待金國一樣向蒙古進貢銀絹,皇帝和宰相會被老百姓罵死。

蒙古使者的到來引起了滿朝文武的激烈憤慨,諫官們再次開足馬力上梳,絕不可卑躬屈膝再次向蒙古稱臣納貢。

嘉熙二年三月之前,蒙古人曾短暫撤出四川,實際上此時如果接受蒙古的條件,把河南拿回來,韜光養晦蟄伏一段時間,待國力恢復之後,宋蒙局勢說不定會有所改觀。畢竟想要對付蒙古這種體量的大帝國,北宋可能有的打,南宋一定沒得打。

但輿論的走向讓這場議和化為泡影,沒人敢稱臣納貢,就算是主和派史嵩之,此前也是主張平等的和平,而不是這種喪權辱國的和平,秦檜才死了幾十年,南宋君臣不敢再背這罵名。

於是,在滿朝文武的反對中,蒙古使者帶著失望回朝覆命,就在南宋上下緊張的為下一次宋蒙大戰做準備之時,漠北草原傳來訊息,窩闊臺不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