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理亡國,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蒙古之所以能夠發展成十三世紀最強帝國,與黃金家族的人才輩出不無關係,且不說黃金家族第三代裡已經打出名氣的拔都、蒙哥、別爾哥,就是蒙哥自己的兩個弟弟忽必烈和旭烈兀,也都是一等一的帥才,兄弟幾個從小就跟隨父親拖雷遠征花剌子模,耳濡目染之下騎射功夫自然是不在話下,加上蒙古連年對外用兵,兄弟二人都有了一支親兵,早早就有了帶兵作戰的能力。

自端平入洛以來,宋蒙雙方在邊境大小戰事已經打了近二十年,但蒙古始終未能突破南宋長江防線,於是謀士們紛紛獻策,其中有一條策略很合蒙哥的口味,說當年既然蒙軍可以向南宋假道滅金,如今依然可以找其他國家假道滅宋。

南宋當時鄰國除了北方的蒙古外就只有西面的吐蕃、西南的大理和南方的交趾了,吐蕃已經成為蒙古附屬國,但受制於橫斷山脈阻隔,從吐蕃進入四川路途艱險,蒙軍又比較頭疼四川的餘階,所以不能從吐蕃打。要假道,最佳方案就是繞行大理,從西南插入南宋四川南部或湖廣地區,接著沿長江順流南下,閃擊攻陷臨安以滅亡南宋。

該方案最關鍵的一環就在於大理。

大理建國於唐朝末年,原本居於中國西南一帶的南詔國大將段思平在國內政變中取得最終勝利,後建國自立為帝。

大理國遠居西南邊陲,雖然國力不怎麼強大,但周邊少數民族部族分散難以凝聚,大理國長期佔據雲南全省、四川南部、貴州西南、緬甸北部、老窩北部、越南北部,可謂中南半島上一個大國。

在兩宋長年與北方遼金蒙古作戰的歲月裡,大理似乎不怎麼顯眼,但俗話說得好悶聲發大財,大理有一大特產-馬。北宋原本戰馬資源就不足,經常需要向大理買馬,到了南宋戰馬更是匱乏,大理與南宋之間的馬匹交易更加頻繁,此外大理的手工業也十分發達,產出的布帛絹綾也經常作為商品暢銷於國際市場。

本身氣候適宜雨水豐沛,再加上活躍的經濟貿易,大理國長期社會穩定,百姓富足。

古代社會經濟發達不代表軍事就強大,大理就是這樣,實際上早在南宋淳佑四年蒙軍就曾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渡過重重江河攻入大理,大理出兵與蒙軍大戰於九河(今雲南麗江市九河鄉)。蒙軍千里奔襲大理以逸待勞,大理軍居然打不贏,一番苦戰之後大理國大將高禾戰死,後來窩闊臺病死蒙軍北歸未再繼續深入,大理躲過一劫。

南宋淳佑十二年七月,忽必烈為攻打南宋借道先取大理,大軍來到大渡河邊再次面臨上次蒙軍的難題:過不去河。

在今天的西南邊陲矗立著許多座水電站,因為這裡怒江瀾滄江大渡河金沙江眾多河流高差大水流湍急,有著豐富的水力資源,足以發出充足的電力支援祖國建設。然而汝之蜜糖吾之砒霜,水流湍急也造成了當地交通不便,想要過河過江難之又難。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遠道而來的忽必烈被重重江河阻隔,難以進入大理,在造訪當地大量部族酋長之後終於找到水流相對平緩地帶,可地方是找到了,西南邊區山川縱橫,河邊沒有渡口蒙軍又沒有皮划艇,還是過不去河。

忽必烈既然能從蒙古高原遠赴萬里南下,就不會止步於幾條江河跟前,琢磨良久之後下令將隨軍牛羊宰殺剝皮,堵住口鼻肛門吹起來,然後士兵們挾著這些鼓囊囊的獸皮依次渡河。

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條件解決困難,不得不說忽必烈有點兒水平。

渡過河之後,忽必烈率軍先到大匱(今雲南龍泉市),接著攻下鄧川(今雲南洱源縣鄧川鎮),周邊部族望風而降,大理邊防毫無抵抗之力。接著部將兀良哈臺從西路前來會師,兩路蒙軍合兵一處進攻大理國首都羊苴咩城以北的龍首關(今雲南大理市洱海西北角龍首關遺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