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襄陽鏖戰,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近襄陽,劉整又派兵在漢水邊的赤灘圃埋伏,將行進到此處撒星樁上的宋軍戰艦盡數俘獲,張世傑眼見救援無望,只好率軍撤退。
這不是張世傑第一次打敗仗,也不是他最後一次打敗仗,在此之後我們還要介紹張世傑打的一次又一次的敗仗,打敗仗說明不了什麼問題,英雄就算打一輩子敗仗那也是英雄,有關於張世傑的故事還很長,我們下文裡再詳細講述。
張世傑敗退回去了,但南宋手裡還有不少能打的牌,到了鹹淳五年七月,呂文德派部將夏貴再次率水師北上救援襄陽。
三月張世傑被撒星樁所隔打了敗仗,到了七月難道宋軍水師就能飛過撒星樁進入襄陽?並不能,但三月時漢水處於枯水期水位較低,蒙軍的撒星樁也是按照枯水期的水位佈置的,七月裡雨水豐沛漢水進入豐水期水位大漲,宋軍水師沿邊前行,可以輕鬆躲過撒星樁進入襄陽。
兵者,詭道也。
來去自如的夏貴給呂文煥送來了大量補給,襄陽守軍士氣大振。而沿途蒙軍在江面上毫無作為也讓夏貴產生了一種錯覺:蒙軍差不多師老兵疲,可以打一打了。
補給物資送了幾趟後,夏貴水軍在襄陽城東登陸,本想偷襲附近蒙軍,卻沒想到蒙軍早就設下了埋伏,就在宋軍登陸附近一處叫做虎尾洲的地方伏兵四起先發制人,宋軍本想偷襲蒙軍卻被蒙軍來了個反偷襲,頓時潰不成軍死傷無數,夏貴慌忙率殘兵退回水上撤走。
援軍接二連三的失敗,襄陽城裡的呂文煥坐立不安,城防雖然穩固,可城西的蒙古造船廠日夜不停在生產,一旦蒙軍水師成形,襄陽城北被封堵,到時候就只有死路一條。
蒙軍的軍事壓力日漸加劇,可自己這邊的支援卻倒下了,鹹淳五年十二月呂文德病死,呂文煥的堅實後盾沒了。
呂文德雖然對堂弟嚴厲甚至嚴苛,可長久以來沒少提攜呂文煥,襄陽城危急時刻也是呂文德不斷派兵前去救援,無論如何都給了呂文煥極大的鼓勵:只要有兄長在,不會看著弟弟送死。
如今兄長不在了,繼任京湖制置使還不知道是誰,還不知道跟自己對付不對付。求人不如求己,為了在絕處逢生,呂文煥決定鋌而走險,進攻蒙軍萬山大營。
蒙軍南下大軍共計十萬,到了萬山大營之後劉整和阿術分兵,各自兵力都在五萬左右,而當時襄陽城中守軍不足兩萬,無論怎麼打都很難是蒙軍的對手。
不拼一拼永遠沒有機會,為了提高偷襲效果,鹹淳六年正月某晚,呂文煥率襄陽守軍傾巢而出,全軍分水陸兩路進攻,陸軍一萬五進攻萬山大營,水軍數千人從水面進攻造船廠,擊破造船廠後上岸與陸軍夾擊萬山大營。
偷襲安排的很有章法,蒙軍當時兩位主帥劉整和阿術也都不在大營中,可蒙軍中還有一名呂文煥沒預料到的猛人-張弘範。之前平定李璮叛亂之後,張弘範的出色表現贏得了忽必烈的讚賞,此次南下也派他率部隨軍南下。
呂文煥率軍來到萬山大營發起突襲後,恰逢張弘範在營中駐守,史書沒有記載張弘範所部人數,但從兩位主帥都不在營中可以推測出張弘範的兵力並不多,最起碼與呂文煥相比不佔優勢。可兩軍作戰決定性因素常常不是兵力對比,張弘範面對宋軍偷襲毫無懼色,率所部拼死抵抗。
宋軍沒想到蒙軍一支偏師能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在萬山大營外苦戰良久始終無法攻破大營寨門,宋軍原本就是想要奇襲,打了半天卻打成了攻堅戰,逐漸不支。張弘範守了半夜之後察覺到宋軍攻勢減弱便率軍從大營中殺出,宋軍沒想到蒙軍還敢反擊被張弘範殺進陣中全軍大亂,呂文煥見偷襲無望未免蒙軍主力回師,只好趕緊率軍慌忙撤退。
陸軍敗了,進攻造船廠的水軍也不敢戀戰,也草草收兵撤回了襄陽。
援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