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蒙古內戰,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唐努烏梁海一帶,接著派使者向哥哥投降,稱希望等休整之後約上旭烈兀等兄弟共同回到和林朝拜。
阿里不哥是自己親弟弟,忽必烈也不想趕盡殺絕,於是同意了阿里不哥的請求,留下移相哥駐守和林,自己率主力返回開平。
返回開平之後的忽必烈原本以為汗位之爭已經結束,沒想到接下來左等右等等不到阿里不哥前來朝拜,到了中統二年十月,阿里不哥得到察合臺汗國的支援,在得到察合臺汗國和多個部族援軍後,再次起兵南下,以朝拜為名突襲和林,移相哥未做防備倉皇出逃,和林再次落入阿里不哥手中。
手下敗將的弟弟還敢跟哥哥使詐,忽必烈得到和林失陷的訊息後這次連大軍也不召集了,直接率開平駐軍北上,看哥哥怎麼把弟弟打服。
阿里不哥是個不服輸的人,原本不管是調兵遣將還是親自上戰場領兵作戰,跟哥哥忽必烈差得都很遠,但忽必烈率軍北上之後他卻毫無退意,率軍南下與忽必烈決戰。
領兵作戰跟幹工程差不多,幹工程哪種隊伍最好乾?一個村兒出來的,老大哥兒帶班,一聲號子下去就是幹,工人之間不過多計較活兒多活兒少,乾淨利索把活兒幹完再去幹下個活兒,這種隊伍做起來是掙錢的。
阿里不哥這次帶出來的兵就是完全的反面例子,隊伍裡有吉利吉思部的、有察合臺汗國的、有乃蠻部的、還有自己和林的親兵,士兵與士兵之間,將領與將領之間語言不通,習慣不同,阿里不哥下達軍令都要靠專人傳話才能執行下去,說好聽點兒這是支多國部隊,說難聽點兒就是一支雜牌軍。
兵貴精不貴多,中統二年十一月,阿里不哥率軍與忽必烈在斡難河旁的昔木土腦兒展開會戰,阿里不哥看起來兵力強大,可全軍還未開戰麾下的斡亦剌惕部士兵便臨陣脫逃,忽必烈趁勢掩殺,阿里不哥陣中其他部族一看有人先逃了,生怕自己逃得不夠快被敵人幹掉,於是就如雪崩一樣成了大潰敗,阿里不哥攔都攔不住,只好跟著一起逃。
弟弟戰敗逃跑了,忽必烈卻不願罷休,又親率輕騎繼續追擊,一直追到失烈延塔兀,追上阿里不哥殘部,雙方接著開打。
失烈延塔兀是個什麼地方我查了很多資料都沒查到,但是既然忽必烈從斡難河邊又往北追了很久才追到失烈延塔兀,估計這地方已經到了西伯利亞。忽必烈輕騎追擊兵力較少,阿里不哥身邊僅剩一部分親兵,如此一來兵力上的幾乎沒什麼差距,兵員素質也都差不多,忽必烈跟阿里不哥兩人率軍居然打了個旗鼓相當,打了好幾天誰也幹不掉誰,雙雙退兵。
親兄弟就是親兄弟,還是有感情,既然誰也滅不了誰幹脆各退一步來日再戰,可不能玉石俱焚給別人撿了便宜。可問題是雖然失烈延塔兀之戰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看似打了個平手,但忽必烈在和林還留著主力,阿里不哥此戰過後僅剩的親兵也快打完了,忽必烈退回了和林,阿里不哥卻在接二連三損兵折將後退無可退,西北各部都不再擁戴他,沒地方可去了,只好遠赴察合臺汗國以求立足。
徹底打跑了阿里不哥,忽必烈也在和林站穩了腳跟,於當年宣佈免除和林及其周邊部族一年賦稅,以休養百姓生息。
阿里不哥此番遠赴察合臺汗國之後再也無力反攻和林,一直到中統五年正月,在察合臺汗國流竄作戰的阿里不哥部眾幾乎全部叛逃,窮途末路之下只好回到和林投降,之後被忽必烈幽禁,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死於和林。
分裂勢力被平定,忽必烈又開始籌劃滅宋事宜,漠北、遼東、中原甚至四川都已經是囊中之物,天下十分有其九,又豈能容忍偏安一隅的南宋在臨安礙眼?趙匡胤曾經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調兵遣將南下伐宋,忽必烈志在必得,可就在他要伐宋前夕,山東傳來軍情,軍閥李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