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蒙古內戰,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漢地事務,手下的金蓮川幕府跟隨自己多年出謀劃策忠心耿耿,忽必烈很器重大家。但時間久了,發現大家生活上都有諸多不便,最重要一條就是金蓮川幕府多為金國人,金國經過一百多年農耕文化薰陶已經成為一箇中原王朝,人民也早已習慣了定居生活,跟著忽必烈住在大帳裡,住不習慣。
忽必烈本人雖然是個地道的蒙古族,但長期管理漢地使得他也習慣了漢人習慣,住帳篷也行,住房子也行,既然兄弟們都習慣住房子那好說,建一座城,在城裡建房子給大家住就行了。
天下都是蒙古人的,漢地更是忽必烈一人說了算,於是在忽必烈老闆的授意下,謀士劉秉忠成了建造新城的專案經理,經過一番緊張有序的施工,開慶元年專案完美交付,一座氣勢恢宏的大城拔地而起,即為開平城。
新家建好了,忽必烈卻沒時間待,當年九月領命南征,沒想到在長江邊仗還沒打完就遇上蒙哥暴斃,只能北返。
燕京再好,那是蒙古的燕京,官員都是經過蒙古王庭冊封過的官員,只有開平,從內到外全部是自己金蓮川幕府的人,忽必烈已經不打算回和林了,先到開平搶佔先機。
景定元年三月,忽必烈召集窩闊臺庶長子合丹、察合臺孫阿只吉等西道諸王,塔察兒等東道諸王來到開平,率先召開忽裡臺大會,即蒙古大汗之位。
合丹、阿只吉兩位西道王公當時封地在西夏故地一帶,此前多承蒙忽必烈在漢地照應,而塔察兒作為東道王公封地在遼東,與漢地尤其是燕京地區往來密切,與忽必烈也早就結下了戰略同盟。
沒有無緣無故的擁護和忠誠,一切都是利益交換罷了。
景定元年忽必烈這次的忽裡臺大會堪稱乞丐版忽裡臺大會,窩闊臺系的合丹不是嫡系汗王,察合臺系的阿只吉也不是嫡系汗王,朮赤系更是人都沒來,東道諸王老大塔察兒倒是來了,可黃金家族裡東道諸王本來就不是核心成員,最多隻能算是重要參與者,份量跟嫡系王公相比差遠了。
忽必烈長期執掌漢地,對漢人那一套玩兒法熟得很,為了爭取中原臣民支援,他在忽裡臺大會上不僅即位為蒙古大汗,還即位為蒙古皇帝,塔察兒、合丹幾個人配合忽必烈連續三次“勸進”,忽必烈也學中原皇帝一樣連續謙讓最後三次最後才同意稱帝,並在即位後立即釋出即位詔書,改元中統。
不管怎麼樣,不正規的乞丐版忽裡臺大會也是忽裡臺大會,這玩意兒就跟契丹人的柴冊禮一樣,什麼地方什麼人都是次要的,只要你柴火燒了,大會開了,大汗也好皇帝也好,事實就已經形成了。
忽必烈懂這個道理,阿里不哥自然也懂這個道理,只是沒想到二哥會這麼不講武德,只好被動接招,三月忽必烈在開平即位大汗,四月阿里不哥便在和林召開忽裡臺大會也即位大汗。
一山不容二虎,蒙古也容不下兩位大汗。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之爭率先在川陝地區開打,由於陝西京兆一帶曾經是忽必烈封地,忽必烈在當地根基深厚,而蒙哥南征時帶到川陝一帶的許多大將又與阿里不哥關係密切,所以川陝地區矛盾極為尖銳,阿藍答兒率軍從和林南下來到六盤山與渾都海會師,兩人起兵北上準備直取開平。
阿里不哥在川陝有渾海都這張牌,忽必烈在川陝也有牌,金蓮川幕府成員之一的廉希憲時任京兆、四川兩地宣撫使,渾都海起兵後立即下令時任鞏昌蒙軍主帥的汪良臣率兵討伐渾都海。
廉希憲是個維吾爾人,蒙古西征時其父布魯海牙投奔鐵木真,後來到了燕京生活並生下廉希憲。廉希憲自幼飽讀群書,儒學造詣深厚,忽必烈在燕京時將其收入麾下,長期以來十分倚重。
一個維吾爾人,因為儒學文化深厚,被蒙古領導賞識重用,這說明了什麼?說明我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包容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