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宋蒙議和,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安的是當時另一支蒙軍主力-圍困潭州的兀良哈臺部,潭州被圍多日危在旦夕,一旦兀良哈臺攻陷潭州順湘江南下進入長江,就可以直抵鄂州,到時候兩路蒙軍會師別說鄂州了,整個長江防線上將再無可以抵擋蒙軍的部隊。
十一月中旬,賈似道接到軍令轉移到鄂州東側的黃州,在黃州再建立一道防線以防蒙軍拖住鄂州宋軍沿江南下。鄂州城外蒙軍經過曠日持久的對峙已經筋疲力盡,圍攻是攻不動了,到了十一月份基本上就是在城外圍而不攻。賈似道率幾百名親兵突圍離開鄂州進入黃州,然而就在他進入黃州後不久,從黃州便派出使者來到蒙軍大營,提出了議和的請求。
古今臺外,只要說是談條約談條件,一向都是國與國之間才能談。忽必烈這邊,本身曾主管漠南漢地,類似於其他蒙古汗國汗王的地位,有著相當大的權力,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自行決定戰爭怎麼打,南宋這邊朝廷在臨安,無論前線將領做什麼最終決策權只在臨安,也就是說要談的話也應該臨安派出來的使者來談,賈似道既不能代表朝廷也不能代表理宗,不能談。
不管能不能談,賈似道總歸還是都派出了使者,向忽必烈提出南宋向蒙古稱臣、納貢,每年銀絹各二十萬兩匹,兩國議和。
不是賈似道非要議和不可,實在是沒有別的選擇,南宋一共四大戰區,淮東淮西各地駐軍自從端平年間就已廢弛,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四川原本有一戰之力,但餘玠被迫害死之後形勢急轉直下,到了此次蒙軍南下要不是王堅在釣魚城頂住壓力早已全境淪陷。而自己所在的京湖也是在孟珙去世之後就沒了可用之人,自己雖然被孟珙器重向朝廷推薦,那也不過是瘸子裡面挑將軍,自己那斤兩根本不足以抵擋蒙古人。
朝廷裡是丁大全、董宋臣這種奸臣當道,皇帝本人又不思進取只顧享樂,地方上能打的將領後繼無人,這仗怎麼打?這國家怎麼挽救?
挽救不了,只能先想方設法把敵人忽悠走,只要有了喘息之機就有機會。
以當時的戰況來看,忽必烈佔據著很大優勢,南宋最能打的水師呂文德所部跑到鄂州守城去了,自己部將張柔手底下還有一支強大水師,只要等著兀良哈臺來會師之後兩軍一同南下,宋軍不可能抵擋得住,拿下臨安滅亡南宋並不難。
但忽必烈同意議和了,甚至連討價還價都沒有,就直接同意議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