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賈似道的死局,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宋朝廷裡,看似高居首相大權在握的賈似道,實際上面對的是一個死局。

金國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在蒙古連年入侵下打又打不過,防又防不住,賦稅收不上來,軍費節節躥升,最後財政破產再無還手之力,只能走向滅亡。

到了南宋理宗後期情況也差不多,端平入洛失敗後,南宋沒能抓住擴大國土和賦稅的機會,反而被蒙古全面佔據了金國的中原漢地,遭到蒙軍從各條戰線上的頻頻入侵。為了維持國防,南宋不得不在兩淮、京湖和四川派駐大量守軍,當時僅樞密院在冊的正規軍總數就超過了七十萬,再加上鄉勇、民夫,總數已經遠遠突破一百萬之眾。

士兵戰時打仗、平時訓練,活動量非常大,古代封建社會菜餚缺乏基本都以粗茶淡飯為主,想要吃飽需要比較多的主食,姑且按照每人兩升的標準來衡量,那麼保守估計一個人一年就得七百升也就是七石大米,再保守估計一百萬士兵一年就得七百萬石大米。

七百萬石是多是少看起來有些捉摸不定,但只要一對比就知道深淺了。理宗在位期間歲收我沒能查到具體資料,但是孝宗在位期間歲收是有的,大米約六百萬石。

南宋一百來年,孝宗朝國力最強,到了理宗後期四川這個大糧倉都丟了,再加上其他地區長年飽經戰火,歲收能不能達到三百萬都成問題,養上百萬的軍隊談何容易?但為了對付蒙古人不養又不行,所以只能掏幹家底大家都餓著肚子苦苦支撐。

國家供養的大頭一個是軍隊,另一個就是官吏,史書記載北宋真宗年間在冊官吏一萬餘人,而到了南宋寧宗後期官吏數目已經打到了三萬八千餘人,再加上後來幾十年的恩蔭,理宗朝怕是已經超過了四萬餘人。北宋全國三百二十多個州府,南宋孝宗朝僅一百州府,需要供養的官吏增加到了原來的四倍,國土卻縮小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國家財政壓力空前巨大。

照這種玩兒法,南宋早就該收攤兒了,但連續與金蒙對抗多年還能苟得住,南宋也是有過一些措施的,其中一項最行之有效也是最缺德的措施就是和糴之禍。

所謂和糴,指的是地方官府設定場所,公開收購百姓收穫的糧食,糧價隨行就市,公平交易買賣自由。按道理講和糴就跟北宋常平倉一樣,可以合理的消化民間餘糧,還能增加官府儲備以應付不時之需,可南宋到了理宗後期戰事頻繁糧價飛漲,官府已經買不起糧食了,怎麼辦呢?

按市場價自由買賣我買不起,但我可以自己定價強買強賣,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寶佑年間主管四川的京湖制置使兼四川宣撫使李曾伯曾上梳反映了這麼一個情況:說淳佑十二年四川米價一石米約四五百貫錢,但官府和糴收購只出五十貫錢;到了寶佑二年四川米價漲了,一石米約七八百貫錢,但官府和糴收購只出八十貫錢,希望朝廷能管管。

要知道,和糴雖然是在當地官府開辦的場所裡開的,卻強制要求所有農民都要參加,去了就是按照市場價的十分之一收購你的大米,有人說強買強賣我不去不就行了嗎?但地方上的人口田產都在官府掌握之中,每家每戶的攤派額度早已定好了,你去參加和糴大家一切都好,你不去參加和糴,那就要印證一句電影臺詞了:

他要是體面,就讓他體面;他要是不體面,那就幫他體面。

低價收購強買強賣也就算了,可坑爹的是就在這樣殘酷的盤剝下,從朝廷到地方官府還在想著法子的加大力度,常常用度牒、告身等文書來代替銀錢,打發百姓完事。

度牒是國家對一個人出家為僧的證明檔案,古代封建社會僧侶是不用交賦稅的,但想要成為僧侶必須有官府的認可,不少人都想當和尚逃避賦稅,所以度牒在很多時候很值錢,屬於硬通貨。

告身是普通人科考中舉後,由吏部統一製作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