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馬鞍、馬鐙
朝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六章 馬鞍、馬鐙,末世災變:我的熟練度面板,朝頂,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尻部結合自然與否等等。
所謂鼻子捋和擠:檢查鼻子有無病症,如馬鼻疽,同時看鼻樑高低,鼻孔大小,《相馬經》雲:“鼻大則肺大,肺大則能奔”。
所謂眼前晃三晃:使馬頭向著陽光,用手在馬眼前晃三晃,以檢查馬的視覺好壞,並觀察眼球的形狀。
所謂開口看仔細:主要根據牙齒確認馬的年齡,並檢查牙齒質量、形狀等,上下頜的咬合如是否為“天包地”和“地包天”等情況,如果馬有護照和烙號,可以幫助確定準確的年齡。
所謂趕起走一走:是為了看走相,直線前進時看蹄子印是否落在一條直線上,看馬腿瘸不瘸。
所謂最好騎一騎:是為了檢查馬在負重而且快速前進時,有無缺點。尤其是要乘騎的馬,更要騎一騎,看運步是否輕快、靈活。當然,能連續多日觀察和騎乘是最好的。
李明如今的修為早已經十分深厚,自然耳聰目明,早在很遠的時候就注意到了這軍士後面的六匹馬。
遠遠看去,六匹馬無不高大健壯,體態勻稱,而不時走動之間後蹄子總能踩在前蹄子的落點上,如今走近了一看馬匹鼻孔寬大證明肺活量強,眼睛清澈明亮,證明視力好,腰背寬而平,身軀結構自然。
且四肢粗壯,筋骨強韌,也無病症,雖然還沒騎但也基本可以確定是好馬,所以李陽才忍不住的出口稱讚。
“此乃軍馬,軍中將士人人皆可騎,無甚為奇。”
聽到李明的誇讚,看得出李明是個知馬懂馬的人,軍士不由笑著開口回應,態度顯然和善了很多。
“軍中將士人人皆可騎,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馬嗎?”
李明聞言有些動容,忍不住的開口問道。
“防禦線上的步軍是五人一騎,騎兵者平時一人一騎,訓練時一人三騎,要學會掌控三馬一起奔騰,也要學會在戰鬥之中更換保護馬匹,每個人都有此種好馬騎的。”
軍士笑著開口回應,李明動了動眉毛,神色裡閃過了一抹驚訝,心中暗暗為這些年大乾帝國積累的財富感到訝異。
看來為接下來的戰爭,皇帝真的是做了完全足夠充分的準備。
‘就是不知道對匈奴那邊的情況摸索的如何。’
李明心中閃過一個念頭,隨後注意到眼前的馬匹上與平日裡騎乘的馬匹一樣只有韁繩而無馬鐙,不由的眼裡流露出了一抹精芒,他一邊和身邊的王光允劉武劉壯趙秀三人一起紛紛上馬一邊看著那軍士再問:“敢問這位仁兄,天下的馬匹都是拴著這樣的韁繩,沒有別的東西了嗎?”
“並不,匈奴人善騎,馬匹上並無韁繩,這馬匹上拴著韁繩,乃是當今陛下想出來的法子,可以讓我們更好操控馬匹。”
帶路的軍官笑著回應,隨後挑了挑眉毛,有些自豪:“正是這條繩子,我們才能這麼快有那麼多士兵可以駕馭三馬。”
“原來如此嗎,那多謝這位軍士解惑了。”
李明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抹笑意,對著軍士客氣的抱了抱拳。
“這些是軍中人人都知道的事,我不說想必殿首也很快就能發現,稱不上解惑,殿首學富五車文冠大乾,這點小事不足掛齒也。”
帶路的軍官有些驚奇的搖頭,李明聞言淡笑著看了他一眼:“此言差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這一生所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無論再博學也不可能把全天下的事全都知道,因此無論有多少知識,都要抱有虛心學習的心態。”
“這軍馬之事或許簡單,但是軍士三言兩語之間就為我解惑這不正是為我節省了時間嗎,而時間就是生命,軍士當得起感謝也。”
“再者說,就算是得了這殿試第一名,也距離文冠大乾遠矣,這天下博學者何其多也,我不過一屆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