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6頁,謫仙,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朝歌躲過往來的和尚,藏在柱子後,仰頭看向最中央的大佛。此刻佛像前有許多和尚朝拜,還有人挑著長長的竹竿,費力去點佛像上的明燈。
今日是大佛第一次亮相,但是天色已晚,百姓看不清佛像模樣。如果四周能用燈火照明,黑暗間一尊煌煌大佛降臨人間,該有多麼震撼!只可惜高處的燈並不好點,沒點多久就會被風吹滅,為此小和尚只得握著長長的竹竿,間連不斷去點大佛身上的燈。
李朝歌犯難,這麼多和尚守著,她要如何動手?或許她可以在其他地方製造點動靜,把這些和尚引開?
但是外面有那麼多百姓,萬一真釀成大禍,那就是罪過了。
李朝歌正發愁,身邊突然傳來一陣寒氣。李朝歌反射性拔劍,被一雙修長的手按住手腕:「是我。」
李朝歌回頭,看到自己身後站著一個帶面具的人。他身形頎長,姿態清濯,臉上卻帶著一副張牙舞爪的驅儺面具。李朝歌怔了一下,沒好氣地將劍收回鞘中:「你下次稍微換張好看的面具。」
一張花花綠綠的鬼臉悄無聲息靠近,是個人都要被嚇一跳。李朝歌剛才差點一劍砍過去。
顧明恪隨手從攤子上拿的面具,哪有時間挑剔好不好看。他們兩人站在柱子後,一同望向前方的大佛。李朝歌一邊打量四周地形,一邊問:「你為什麼要戴面具?」
顧明恪輕輕碰了碰臉上的假面,說:「被人看到了會比較麻煩。」
李朝歌轉念一想,她差點忘了,「顧明恪」是一個體弱多病的人。雖然李朝歌覺得顧明恪的演技一塌糊塗,但顧明恪本人卻十分入戲,依然兢兢業業扮演人設,即便進了大理寺也只動口不動手,認真詮釋一個文弱的世家公子形象。
李朝歌暗暗翻了個白眼,心想顧明恪不知道開了什麼外掛,顧家一眾親朋好友沒一個懷疑他。要不然,按他的演技,現在早不知露餡多少次了。
李朝歌腹誹不已,而顧明恪對自己的表演評價卻很高。他站在李朝歌身後,輕聲道:「今日城中有很多百姓,一旦引發恐慌,會發生踩踏。勿要輕舉妄動。」
「我知道。」李朝歌嘆氣,「但是佛陀俯身在大佛上,這麼大一尊佛像,我想不引人注目都難。」
顧明恪抬頭看著大佛,點了點李朝歌肩膀,說:「我有辦法,跟我來。」
小和尚吃力撐著粘結起來的竹竿,好容易把全部佛燈點亮。他擦了把腦門上的汗,長長換氣道:「終於都點亮了。」
然而還不等他說完,旁邊突然吹來一陣風,把佛燈吹滅了大半。小和尚氣了個倒仰,他一邊嘟嘟囔囔,一邊舉起竹竿再戰。然而這次竹竿也和他作對,伸到一半時,竹竿從中間斷裂了。
小和尚差點被竹竿砸到腦袋。他看著面前劈叉的竹竿,只能認命地抱起斷竹,去柴房找新的工具。大佛一半隱於黑暗中,佛像下和尚們來來往往,卻無一人發現,佛祖身上站了人。
李朝歌站在佛祖手掌上,嘖了一聲:「你就這樣欺負人家小和尚。」
「別鬧。」顧明恪問道,「畫拿來了嗎?」
「拿了。」李朝歌說著展開飛天圖,上面的飛天眉目宛然,栩栩如生,彩色衣帶飄然若仙,彷彿真的在空中拂動一般。這樣精美的一張飛天圖,可惜中間卻空了一塊。
那個地方,原本是轉世傳道的佛陀。李朝歌鬆手,畫卷並沒有落下,而是浮在半空。她雙手運起真氣,注入畫卷中,菱唇輕輕開啟:「收。」
隨著李朝歌話音,畫捲上突然泛起金光,一陣大風平地而起,將永寧寺裡的燈全部吹滅。和尚們被這陣風吹得撲倒在地,他們艱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