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2頁,謫仙,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陽光穿過屋宇,給顧明恪鍍上一層朦朧的金邊。他睫毛濃密修長,都在眼瞼下投出一簇小小的陰影。顧明恪沒有抬眼,說:「看你的練習方法,應當走的是以武證道的路子。這種路雖然不是正統,但只要練到極致,也不乏有人飛升。你的心法會在練武時自動執行靈氣,你武功越強,修為就越高,能使出來的招式威力也就越大。所以,你要想提升,只能不斷地探索武道,你現在走到了『招』的極限,唯有突破了這個屏障,才能更上一層。」
先前那些話李朝歌聽得似懂非懂,但顧明恪這一番話她卻一下子就明白了。怪不得她剛重生的時候體內真氣還少得可憐,她本以為要多花幾年積累,後來她回東都捉妖,不知不覺間,真氣就和前世一樣多了。
李朝歌一直沒想懂這是為什麼,直到顧明恪一說她才瞭然,原來,根源竟在於周老頭的心法。李朝歌每一次動武、打架、捉妖,都在積累真氣,而真氣變多後,又會反過來提升她的武功。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最適合戰鬥狂魔修煉。
李朝歌想了想周老頭的性情,一點都不意外。周老頭將這套心法傳給李朝歌,陰差陽錯也是給對了人。
李朝歌想了一會,突然意識到一個不對勁的地方:「你說我的道路不是正統,那正統修煉應該是什麼樣的?」
「傳統修行類和尚,先冥想、打坐、悟道,不斷研習經書典籍,慢慢磨基礎。等對道有了一定感悟後,再學習法術、招式等外功。」
李朝歌一聽,這不就是少林寺最推崇的先挑十年水再學基本功的修行法子嗎,李朝歌問:「按他們這種修煉,要花多久才能對道有感悟?」
「分人。」顧明恪說,「少則數年,多則數十年,甚至有人一輩子都沒悟出道。而你是反著的,你先學了攻擊法門,然後靠實戰不斷反哺內功。此舉獨闢蹊徑,想出這種修行辦法的人是個奇才,但萬丈高樓起於壘土,你要是對道的感悟不夠,即便一時強大,以後也走不長遠。」
李朝歌明白了,她是野路子。別人都是先修內功,等積澱夠了才修外功,而她一上手就在實戰,真氣在使用中自然而然積累起來。這樣做有利有弊,利處無疑是李朝歌的成長速度和實戰能力都遠超同階,而弊處同樣致命。按江湖人士的說法,根基不穩,急於求成,容易走火入魔。
李朝歌心想周老頭可真不把她當人,心未免太大了,什麼都不說就敢扔給李朝歌練。
李朝歌難得想起了周老頭。這麼多年來,李朝歌對周老頭的下落一直耿耿於懷,周老頭那麼能打的人,為什麼會說消失就消失呢?她想起顧明恪說她走的是以武證道的路子,李朝歌懷著試探,問:「是不是武功足夠強,就可以飛升成仙?」
顧明恪知道李朝歌想問什麼,她心裡想的那個人確實已經成仙了,卻不是靠這種方式。顧明恪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嚴格地回答她的問題:「未必。武力練到巔峰只代表有了成仙的實力,卻不代表可以成仙。若沒有功德,一樣無法飛升。」
李朝歌心裡暗暗抱怨,真是麻煩,她以為周老頭飛升了,現在聽來,似乎並沒有。至少在周老頭收養李朝歌的那幾年,周老頭活的邋邋遢遢瘋瘋癲癲,每天不是喝酒就是睡覺,從沒見他做過好人好事。無論怎麼看,周老頭都不像能攢夠功德飛升的樣子。
李朝歌長長嘆氣,一別已有多年,不知今生她還有沒有機會再見周老頭。周老頭雖然不靠譜極了,但畢竟收養她一場,沒有周老頭,李朝歌根本活不到現在。李朝歌一直想對周老頭說聲謝謝,可惜那個糟老頭子不辭而別,只留下十個銅板就不見了。
李朝歌那句「謝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