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1頁,謫仙,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這裡的動靜已經驚動了許多人,裴紀安聽到園子另外一邊有打鬥聲,他趕過來時,正好看到一群世家郎君圍在一起,義憤填膺,最中間盧三郎被人扶著,面若金紙,氣息奄奄,明顯受了重傷。
而另一邊,李朝歌一個人站在臺階上,身後站著一個婢女打扮的人,那個女子欲言又止,看起來有些著急。
裴紀安掃了一眼,就大概猜出來這是怎麼回事了。郎君們正氣的不輕,有人看見裴紀安來了,連忙喚道:「裴郎,你來了正好,你來評評理。盧三郎只是和盛元公主的婢女開了個玩笑,盛元公主就直接動手傷人,道理何在?」
李朝歌不緊不慢彈了下袖子,緩慢走下臺階,道:「你們管對一個女子動手動腳叫開玩笑?好,他和莫琳琅開玩笑,那我也和他開玩笑。這就是我開玩笑的方式,怎麼,玩不起嗎?」
說話的郎君怒道:「三郎乃是太子妃的親弟弟,盛元公主若為侍女打抱不平,大可和太子妃說,之後盧家和太子妃自會管教子弟。盛元公主這樣做,就不怕得罪太子妃嗎?」
李朝歌聽到輕嗤一聲,說:「第一,她不是我的侍女,她是鎮妖司校尉,九品朝廷命官。他對朝廷命官不敬,我沒打死他都是給盧家顏面。第二,我李朝歌做事只認對錯,從不認人。你們要是覺得委屈,那就去告太子妃,如果聖人和天后覺得我錯了,我願意接受一切懲罰。」
說完,李朝歌盯著那群人,冷冷啟唇:「滾。」
盧家人大受折辱,替盧三郎說話的郎君也覺得沒臉。李朝歌就是個瘋子,簡直不管不顧。裴紀安及時出面圓場,說:「行了,盧三郎有傷在身,快下去療傷吧。聖人和吐蕃使者正在賞景,勿要驚擾了聖人。」
裴紀安第一句話是對盧家說,第二句雖看著盧三郎,其實卻是對李朝歌說的。李朝歌冷冰冰瞥了這些人一眼,帶著莫琳琅轉身離開。
李朝歌都走了,盧家也沒臉再待下去。盧三郎被人抬走後,長孫延慢慢走到裴紀安身邊,嘖聲道:「我原本以為盛元公主是個聰明人,但今日這一番,倒讓我看不清了。」
盧三郎是太子妃的弟弟,當眾給盧三郎沒臉,就是給太子妃乃至東宮沒臉。皇帝身體每況愈下,李朝歌卻在這個節骨眼做這種事,長孫延一時拿不準,李朝歌到底是單純的囂張跋扈,還是想藉機向趙王投誠?
裴紀安搖頭不語。他看著李朝歌離去的背影,心裡很明白,李朝歌既不是自恃受寵惹是生非,也不是踩一捧一投機取巧,她只是看不過。
她行事手段像個惡人,可是有些時候,卻又比那些正人君子更正義。
第91章 報復
李朝歌和莫琳琅走遠後, 莫琳琅按捺不住,焦急地對李朝歌說:「公主,對不起, 我不該給你惹事……」
李朝歌不等她說完,就直接打住:「又不是你的錯,你為什麼要說對不起?那群孫子活該, 就是因為沒人收拾他們,他們才越來越得寸進尺。你照常做你的事情, 不用管他們。我倒要看看,從今往後, 誰還敢手腳放不乾淨。」
莫琳琅聽到這些話, 有些震撼, 又有些迷茫。她從小在打罵中長大, 生父罵她是掃把星,繼母罵她是賠錢貨,街坊鄰居也說她孤僻奇怪。莫琳琅一直自責,就是因為她命輕, 才害死了母親。後來她親手將莫大郎投入監獄,固然給母親報了仇, 莫家也因她而分崩離析。莫琳琅想, 可能她就是生來不祥吧,才會不斷給周圍人帶來災厄。
包括今日, 要不是因為她,李朝歌不會和太子妃的孃家人起衝突。莫琳琅覺得自己不祥, 甚至覺得自己不該長這張臉。要不是因為她的臉,盧三郎不會起興,要不是因為她大驚小怪, 不會把事情鬧大。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