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8頁,謫仙,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36章 綠茶
顧明恪說完後, 一馬當先,率先離開。李朝歌見狀,策馬跟上。
一男一女騎著白馬, 沒入風浪翻滾的草原深處,從背後看美好的如同畫卷。宮人們輕聲感嘆:「沒想到顧寺卿騎馬這麼嫻熟, 我看顧寺卿清靜文雅, 還以為顧寺卿不擅武藝呢。」
女皇身邊的一個姑姑聽到,說:「顧家的郎君自小精心培養, 即便看著溫文爾雅,詩書六藝也樣樣不差。別看駙馬現在在大理寺任職, 其實他出身詩書之家,祖父、父親都是有名的史學大儒,六朝史便是顧寺卿的祖父修撰的。」
「是嗎?」宮女們一聽, 驚嘆問,「那顧寺卿為什麼沒有繼承祖父遺志,而是去讀律疏了呢?」
「誰說沒有?」姑姑道, 「顧寺卿才十七歲就修完了前朝隋史,文才便是女皇看了都讚嘆。後來裴家曾提出讓顧寺卿去修史館,顧寺卿不願意, 自己參加明法科, 考了大理寺。當年顧寺卿還是明法科第一,放榜那日,京城大娘子小姑娘將街道堵了個水洩不通, 就是為了一睹新科進士顧郎的風采。」
行宮的宮女們感嘆不斷,她們常年待在行宮,若是宮裡貴主不來,她們就只能待在行宮裡, 一日日空等年華老去。顧明恪的事跡在朝中不是秘密,可是對於這些宮女來說,那便是前所未有的新鮮事。
宮女們纏著姑姑繼續講。武元慶牽了馬,和身邊的張氏兄弟說道:「難得雨後天氣好,去草場上賽一圈,如何?」
張燕昌愛熱鬧,立刻允了。唐朝騎馬是最流行的出行方式,貴族無論男女都能上馬。張氏兄弟雖然學過,但是窮文富武,他們這種撐門面學出來的和常年騎馬狩獵的世家郎君自然不能比。不過武元慶沉迷酒色,四體不勤,和張燕昌倒也半斤八兩。
他們兩人準備賽馬,張燕昌興沖沖地叫兄長一起。張彥之低低應了一聲,心思還在剛才那些女子的談話上。
顧明恪出生自史書大家,祖父、父親都是當世知名文學家、史學家,他含著這麼大的金湯匙出生,卻放棄家族傳承,自己考了完全無關的明法科,竟然還是第一名。這樣的家世,這樣的經歷,真是無可挑剔。
難怪會被選為駙馬。
正巧宮女們在後面嘰嘰喳喳地問:「那顧寺卿是怎麼和盛元公主認識的?」
「說來話長。」老姑姑把胃口吊夠了,才娓娓道,「當年老身跟著女皇去紫桂宮狩獵,那時候先皇還在,盛元公主救了先皇,先皇看著眼熟,一下子認出來這是丟失多年的嫡長女。先皇帶著盛元公主回宮,女皇很高興,就給公主舉辦了回歸宴,邀請三公九卿全部出席。就在宴會上,盛元公主見到了顧寺卿,從此結緣。老身至今記得那場馬球賽,一眾天之驕兒下場打馬球,當真是少年意氣,神采飛揚,盛元公主和顧寺卿兩個人搶球,一整場都在槓著呢。」
宮女們咯咯笑:「哪裡是搶球,分明是看對眼了,故意製造機會呢。」
老姑姑笑道:「那老身就不知道了。」
「五兄。」張燕昌坐在馬上,用力對張彥之揮手,「快來!」
張彥之慢吞吞走向另一邊,下人殷勤地給他備馬,他卻沒多少賽馬的興致。下人敲鑼,武元慶和張燕昌飛快地衝出去,張彥之跟在後面,不緊不慢地跑著。
他腦海里不停回放剛才聽到的話,原來,那就是他們兩人的初遇嗎?相逢在彼此最好的年華,年少不知愁,一身赤誠熱愛,都給予一個人。
張彥之不由想,在他十六七的時候,他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