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1頁,謫仙,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朝歌壓低聲音,正要提醒他不許做多餘的事,突然身側的袖子被握住。李朝歌眉毛抽了抽,沒錯,就是這種多餘的事。
李朝歌還沒說什麼,顧明恪就低頭,拂去她發髻邊的一枚碎花:「看路,前面有人來了。」
李朝歌抬頭,果然看到前方迎面走來一群人。李朝歌收斂起神色,冷淡看著他們。
來人絲毫不被李朝歌的冷漠影響,依然笑著迎上來,熱絡道:「朝歌,駙馬,你們終於來了。兩位可真是大忙人,我們等了許久,可算把你們兩個等到了。」
李朝歌聲音平靜,不遠不近地給這幾人問好:「獻王妃,魏王。」
來人正是女皇的長嫂獻王妃武孟氏,和武孟氏的二兒子武元慶。女皇同胞姐妹三人,唯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兄長武宏,已於去年去世。人死後,做過的壞事似乎就變淡了,被人記住的更多的是好處。天后稱帝後,大肆分封武家眾人,連有宿怨的兄長也一併封王。
女皇封武宏為獻王,兩個侄子一個封梁王,一個封魏王。武孟氏作為武宏的遺孀,享受獻王妃的尊榮。現在,和武孟氏一起過來的,就是魏王武元慶。
武孟氏看著面前光芒璀璨的女子,心裡多少有些可惜。她笑道:「朝歌,你太客氣了,我們一家人,還這麼見外做什麼?你叫我舅母就好了。」
李朝歌對此只是疏離地笑笑:「獻王妃說笑了,禮不可廢。」
武孟氏難掩失望,她拉武元慶過來,說:「我遠遠就看到你們了,你們表兄妹年紀相仿,正應該多親近親近。元慶,來見過表妹。」
武元慶被武孟氏拉到前面,他眼睛滴溜溜轉,卻有一種油頭粉面之感。武元慶給李朝歌執禮:「朝歌表妹。」
李朝歌面無表情地看著她:「魏王,我的封號乃是女皇賜名,高宗加封,遑論我還有官職在身。公開場合時,請稱呼我封號。」
武元慶尷尬,僵笑著道:「盛元表妹,我們表兄妹之間,哪用講究這些虛禮……」
一陣風從後面拂過,李朝歌的衣帶輕輕飄起。顧明恪側過臉,手指拈住一枚花瓣,從她鬢邊摘落,他袖子寬大,拿花瓣時不慎勾動了發簪。
李朝歌不由皺眉,抬手撫向簪子。顧明恪握住她的手,輕輕將簪子插回原位,說:「是我的錯,沒留意你的頭髮。沒扯痛吧?」
當著外人的面,李朝歌只能搖頭:「沒事。」
「那就好。」顧明恪將簪子整理好,他先前為了阻止李朝歌抓頭髮,握住了李朝歌的手腕,此刻花瓣拿下去了,他自然而然地握著李朝歌的手,回頭對武元慶頷首微笑,「魏王,我們昨天有些事,今日出門晚了,再不去給女皇請安就該遲到了。失陪。」
武孟氏、武元慶拉著李朝歌說話,沒料到顧明恪會突然出聲。武元慶本來想和李朝歌套近乎,但如今李朝歌正牌駙馬一副我們要去請安的架勢,武元慶又不能攔著他們給女皇請安,只能讓路:「是本王疏忽了,表妹和駙馬快去吧。」
顧明恪對武元慶和武孟氏點點頭,溫和有禮道:「告辭。」
隨後,顧明恪也沒有放手,就那樣拉著李朝歌離開。武孟氏和武元慶站在後面,目送那兩人穿過滿院春意,朝高大威武的明堂走去。
顧明恪衣袂飄飄,身姿如玉,李朝歌衣服上的絲絛飄起,和顧明恪的長袖卷在一起。他們兩人一邊走一邊說話,從背影看,如同仙人下凡。
武孟氏看了一會,嘆道:「久聞顧少卿天人之姿,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聽說他還是盛元公主強搶過來的,難怪如此情深意重。」
武元慶也看著那兩人的背影,說道:「母親,如今姑母稱帝,我們武家是王族,滿朝公卿小姐隨便挑,何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