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1頁,謫仙,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裴思廉長嘆:「當初你去大理寺時,我還覺得此地冷僻兇險,非清貴去處。現在看來,反而是好事。大理寺不必牽扯黨派紛爭,能實實在在為百姓做事,你在這裡很好。」
顧明恪點頭致謝。裴老夫人看了看,問:「盛元公主怎麼沒來?」
裴紀安垂下眼簾,嘴邊劃過一絲苦笑,她會來才怪了。顧明恪解釋道:「她有另外的事情,不便脫身,便沒有過來。」
這次裴思廉和裴紀安平安脫險多虧了盛元公主。要不是她將這兩人轉移到詔獄中,就算裴家把人救出來,恐怕也難免要受皮肉之苦。因為李朝歌強闖裴家搶人的事,裴家內部對李朝歌的評價一直很不好,沒想到這次故友明哲保身,旁人落井下石,連李常樂都怕牽連到自己,反倒是李朝歌出手相助。
裴老夫人本想借著這次機會向李朝歌道謝,奈何李朝歌沒來。裴老夫人雖然有些遺憾,但並不意外。裴思廉說道:「盛元公主雖然行事高傲,但她為人正直,有情有義,不失為一個良配。你們夫妻要好好相處,同心同德,彼此扶持,日後我們走了,京城裡就只剩你們兩人了。」
顧明恪看向裴老夫人:「外祖母也要出京?」
「是。」裴老夫人說道,「我一把老骨頭了,思廉、思則和大郎都不在,我一個人留在京城也沒什麼意思。不如回鄉,趁還有最後幾年,好好教導族中後輩。這也算是我最後能替裴家盡的力了。」
裴家家族興旺,就算不當官,回老家吃祖田也足夠過得體體面面。裴老夫人要走,裴大夫人、顧裴氏自然跟著回去。曾經在東都興旺一時的裴府,如今只剩顧明恪這個表公子,和裴楚月這個外嫁女了。
周圍人紛紛勸阻:「老夫人,您這是說什麼話?」裴老夫人抬手,止住她們的話,說:「我年紀大了,活不了多久,我自己心裡有數。反倒是你們,好好過日子,多給裴家生幾個出息子嗣,才是對我最大的孝敬。」
眾人低頭,裴老夫人年事已高,尤其經歷了謀反這一茬,她的身體越發不好。裴思廉長嘆:「我身為兒子,卻不能侍奉在母親身側,真是不孝。」
裴老夫人揮手:「你有皇命在身,自然該去雲州效力,成日拴在我面前算怎麼回事?」說著,裴老夫人看向裴紀安:「大郎,你去雲州後,要好好照顧你爹,他腿腳不好,勿要讓他受涼。」
裴紀安低頭應是。裴大夫人沒忍住,問:「大郎,你當真要去雲州?不如回祖宅安安靜靜讀書……」
裴紀安緩慢搖頭,目光中十分堅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我已經讀了二十年的書了,早該走出家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母親你不必勸了,我意已決。」
「可是,雲州那個地方艱苦惡劣,還常年和外敵開戰,你去了那種地方,怎麼受得住?」
「就是因為艱苦,所以才要去。」裴紀安不知想起什麼,無聲嘆息,「我早就該如此了。」
裴紀安難得這樣堅定,裴大夫人見實在勸不動,只能忍痛放棄。顧明恪目光掃過裴紀安,眸光暗暗收斂。
裴大夫人和裴老夫人心疼,就連裴楚月都不理解,為什麼兄長一定要去雲州受苦。唯獨顧明恪知道,這才是裴紀安真正的命運。
少年尊貴,平步青雲,但是長大後家逢巨變,家族因得罪了女帝而被流放,裴紀安因此到了邊塞,在風沙和戰火的洗禮下真正成長。多年後,裴紀安成為節度使,帶兵回京城平定叛亂,扶立李懷為帝,並和廣寧公主破鏡重圓。
這才是蕭陵給他規劃的命運,前世裴紀安被李朝歌橫插一腳,命格被改的亂七八糟。今生經歷了各種岔子,總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