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2頁,謫仙,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姓李,只能嫁給武家。除非你打算收養別人的兒子,然後等養子長大了,一舉將你推翻,迎接自己的親生父母入宮。」
李朝歌不答,反問:「為什麼不能是顧明恪?」
「因為朕不同意。」女皇回身,冷靜而殘酷地看著她,「朕並非善人,大禹都抵抗不了家天下的誘惑,朕為什麼要將帝位傳給一個和朕無關的孩子。朕必須保證武家的安全,朕活著時什麼都好說,一旦朕死了,武家稍有不慎就會滿門皆亡。唯獨帝位上坐著武家的孩子,才可保證武氏代代安穩。若是你和顧明恪登上皇位,你告訴朕,你們的孩子,姓什麼?」
李朝歌默然許久,她不認同女皇的想法,但是她須得承認,女皇說的是現實。
李朝歌在民間朝中風評都很好,但所有人見了她,都暗暗提示她營救李懷,根本沒有人想過擁護她,即便她的能耐遠高於李懷。就像男人理解不了女人生孩子有多痛,女人理解不了男人為什麼要三妻四妾,位置不同,永遠不會共情。
女皇這麼要強的人,都不得不承認,她能坐穩帝位,並非因為手段多麼高超,名望多麼深厚,而是因為她是李懷的母親。那些臣子看她,就像看一個年老貪權的老母親。民間家主死後,寡婦代兒子主持家業亦很常見,女皇在天下臣民心裡,就是這樣一個角色。
帝制時代,皇帝是最不重要的一環了,就算皇帝是個傻子,有臣子在,一樣可以治國。永遠不要期望臣子會為了國家好而按才幹挑選國君,他們看重的,唯有江山穩固,中庸平穩。
李朝歌不可能和平地透過繼承登基,而要透過不和平手段,必然需要當權者的強力支援。
女皇似是勾動了心緒,難得說了很多話:「古往今來那麼多太后,唯獨朕捅破這層窗戶紙,掀開珠簾當了皇帝。想以女人身份在這個男人的世界裡佔有一席之地,就只能比男人更狠毒。如果你站在朕的位置上,你重情重義,不忍心趕盡殺絕,甚至講究公正道義,那你從一開始,就當不了皇后,稱不了皇帝。」
李朝歌設身處地地想了想,發現如果她是女皇,她確實走不到女皇這一步。莫說十年佈局廢帝自立,僅說前面宮鬥,李朝歌就受不了了。
但是,李朝歌依然無法認同女皇對於王權的想法:「既然當了君王,就要為腳下千千萬萬百姓負責。酷吏逼供,監聽群臣,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真的是為國家好嗎?」
「那你覺得什麼是為國家好?」女皇看著李朝歌,像是看一個理想的近乎天真的孩子,「大同社會只存在於傳說中,現實上,每一位有為之君都要殺很多人。你以為你父親就仁義道德嗎,他也殺了不少人,只不過不是以他的名義。唯有用鮮血威懾住天下,才能讓各地節度使安分守己,不敢屯兵自立。殺一小部分人,就可以讓天下按部就班,不生戰亂,拯救更多性命,這才是為國家好。」
所以,女皇依然不覺得她重用酷吏是錯的,在女皇這個位置上,她只能如此。李朝歌和女皇誰都無法說服誰,這是她們無法調和的政治分歧。
「朝歌,醒醒吧。」女皇拖著華麗尊貴的冕服,走上帝座,說道,「如果一個皇帝不捨得殺人,那他一定是個昏君。至高者,無欲則剛,自古以來有為之帝皆是孤家寡人,只有昏君,才沉溺於情感。你狠不下心,不能割捨掉無用的東西,就不能站到高處。現在朝野內外安穩,不過是因為李懷還活著,他們都等著朕死了,然後擁立李懷。朕若是將皇位傳給你的孩子,必然要頂著巨大壓力,商人尚且無利不起早,朕身為一國之主,為什麼要這樣做?」
女皇的意思很明白,女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