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五章 折箭為誓,反清,崛起的石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荊襄的問題很複雜,就連李自成都不能說親自去了能全盤穩定下來,想要穩定荊襄,關中作為後盾是必須的。
同樣,關中想要圖謀發展,也必須要以荊襄作跳板
李自敬是除了李自成本人以外,最先發現這批清軍降卒在搞小動作的人。
對於李自敬的表現,說實話,李自成已經超出預期了。
如果不是這樣的表現,李自成也不會放心鬆手,讓從未離開過自己的李自敬單獨帶兵出去獨掌一方。
節制東路如此大的權勢,對李自敬來說,是把雙刃劍,容易要了他的命。
這次整場事件下來,其實都是李自成的精心佈局。
到現在,李自成達成了全部的目的,一石三鳥。
首先,一場大火,使得這批清軍降卒離心離德、互相懷疑,分裂出了吳兆勝和戴之俊兩股勢力,徹底成了不足為慮的一盤散沙。
其次,李自成藉助大火的名義,冠冕堂皇的除掉內奸戴之俊,沒有任何人會覺得這是他想要殺人。
再三,李自成也藉此機會,試了試李自敬的能耐。
這幾天下來,李自敬的暗中動作,比如讓郝搖旗暗中盯著神機庫,這些事李自成也都十分清楚。
郝搖旗原本就是投到李自成麾下的,離開中軍是因為和劉宗敏不和,而不是因為李自成。
很多事情,郝搖旗還是要稟報給李自成的。
那日故意一激,李自成就是想知道,他的這個三弟,到底是一個遇見挫折就放棄的人,還是會愈挫愈勇、百折不撓。
回去之後,李自敬的做法是不依靠任何人,自己去查神機庫,想要單憑自己的力量去阻止火災。
這也是李自成最終做決定,派李自敬去荊襄的原因。
李自成非常看重的品質不是什麼馭下寬容,更不是什麼聰慧過人,而是這種想要迎風而上的勇氣。
李自成本身就是從一個驛卒造反起家,轉戰十幾年,讓他堅持下來的就是這兩個字——勇氣!
要是沒這份東山再起的勇氣,李自成也不會出商洛山了,直接當地生根發芽算了。
如果那天李自敬回去,就直接那麼算了,歷史就會這樣書寫。
縱火之事告一段落,吳兆勝和戴之俊被殺,四千綠營降卒被打散到中軍,為劉宗敏收編。
荊襄的事,李自成會一直拖著不讓李自敬去,最後另外派遣人選前往,收拾大局。
在荊襄一帶,將要遇到的挫折不會比這次少,會受到的委屈,不會比這次少。
如果這麼輕易就放棄了自己的想法,選擇隨波逐流,那麼去荊襄,大概也做不成什麼事。
在此之前,李自成對李自敬的帶兵能力是存疑的,但是現在也幾乎煙消雲散。
不說李自敬在前營的獨特練兵法,單說李自敬對待下屬的真心實意,就是很多將領沒有的。
吳兆勝這個人,李自成之所以留給李自敬去用,就是因為從他的動作中沒看出什麼問題。
但這個戴之俊,是真的蠢,也是李自成必須要殺的。
戴之俊在潼關來西安的路上就在到處問話刺探情報,大順帳下的很多人都被他主動搭過話。
大順軍中,到處都是李自成的眼線,連李自敬的一舉一動都難逃他的雙眼。
戴之俊的不同尋常之處,李自成是想不注意到都難。
李自成轉戰十幾年,形形色色的人都見過。
像戴之俊這種自以為是的蠢豬,從離開潼關以來,他的每一個舉動在李自成眼中都是無限放大。
很多小伎倆,都是李自成當年玩過的。
當然李自成也一直沒有聲張,就想看看這貨到底要幹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