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三章 亂世,反清,崛起的石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士泰站在龍駒寨西牆上,目送李自敬一行人離去,連帶著許多駐守於此的大順軍將士,也多了些許傷感。

“將軍,您說我們還能再見面嗎?”

無論李自敬的前營,還是本地駐軍,本身就以山陝兩地的居多,一日兩夜過去,前營和本地的駐軍很多人之間已經打成一片。

馬士泰的眼神微微凝結,嘆息一聲。

“河南局勢危如累卵,荊襄聽說也叛亂迭起,小闖王這一去,只怕再難相見了。”

言下之意,就連他也對李自敬不作希望。

這倒是與他對李自敬個人之間的態度無關,只是河南、湖廣兩地,各地叛亂,官紳聯合胡人,造反作亂。

除此以外,明軍又到處騷擾,兵力捉襟見肘,單憑前營這些人馬出去,實在難以成事。

一時間,愁雲密佈在龍駒寨上空。

李自敬領前營自龍駒寨西門而出,直奔武關而去,在武關未作停留,直接出了關中。

龍駒寨至武關,沿途崇山峻嶺,地勢高低不平,又積雪甚重,官道非常狹窄,騾馬都需要讓人推著前行,因此行軍十分緩慢。

所幸尚處於武關之內時,潼關亦未失,不必擔憂敵軍的問題,李自敬也就能騰出全部人手去運送輜重。

沿途李自敬和顧君恩也在商量,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按照李自敬對歷史的推測,潼關得勝之後,多爾袞必定會將大順視作眼中釘、肉中刺。

北路的阿濟格久攻不下,遲早會撤兵回去休整,但多鐸停留在懷慶,也很快會進佔河南。

時間不是很充足,就算到了襄陽,留給李自敬去整頓後方的時間頂多也只有半年。

風雪瀰漫,大風呼嘯。

大雪似鵝毛,寒風如鋼刀。

風捲著雪花,在天地間肆意地飛舞,似乎要把前營的隊伍掩埋,幾乎颳得人睜不開眼睛。

幸好前營在離開西安時,人手裝上了一套嶄新的棉衣,任憑風雪皚皚,身子卻依舊是暖的。

感受到風雪撲面,吳兆勝屬下那三千餘的降卒,更是在心中感懷於小闖王李自敬為他們求得的棉衣。

不然在這一路,要有不少人死於翻山越嶺的風雪。

出武關,艱難的進入豫南,便是一片坦途,前營眾人紛紛鬆出口氣,換了一副面貌。

根據馬士泰所說,南陽府已經沒有大順的駐軍了,在去年底,全都跟著右營主將袁宗弟撤回關中了。

按照歷史上來說,這個時候的豫南是真空地帶。

李自敬在後世看過相關的史料,袁宗弟撤走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南陽府都沒有人進駐。

但如今潼關大戰打贏了,後續的什麼事也不保準了,蝴蝶翅膀一扇,不知道要改變什麼。

說不定多鐸為了休整搜刮物資,選擇了和歷史上不同的道路,派人進駐南陽府。

為了身家性命,還是要謹慎行事。

一到豫南,李自敬便立即下令,向周圍十里之內散播哨騎,等到塘報傳回再說行軍之事。

前營隊伍中,高高舉起的大纛被收了起來,軍中一副偃旗息鼓,悄悄行進的模樣。

在郝搖旗的指揮下,哨騎也是四出。

馬蹄踏在凍土上,隆隆回響的音調,如同戰鼓,震得人心發顫。

隊伍的最中間,被騾馬人群圍攏護衛的地方,在等待塘報傳回的空檔,李自敬也沒閒著,和顧君恩坐在一起,漫不經心地聽他講述著當今情勢。

“守荊襄所以守關中,失荊襄則關中亦不可守,目前荊襄一帶,叛亂四起。”

“鄖陽有高鬥樞、徐起元、王光恩等人,領明軍數萬,陛下曾遣我軍大將路應標往攻,卻身死軍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誰才是真正的太陽神

墜落的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