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葉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蒼蓮覆滅3,砍不平,花山葉香,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內心瞬間安定下來。
“出發!”張正莫說的鏗鏘有力,斬釘截鐵。
蒼蓮教起義軍士氣高昂,戰鬥慾望強烈,沒有因為冉元天的失敗而氣餒怯戰,反而因為首領張正莫的親征激發了內心深處的不敗鬥志。
在行軍途中張正莫突發奇想,決定伏擊官軍予以迎頭痛擊,來振奮士氣。於是張正莫讓人準備好地圖,並召集軍中將領商量埋伏地點。
常見的埋伏和伏擊在各種戰爭藝術片中經常會出現,不管是在劇情的設定,還是在漫長的歷史裡,伏擊戰都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處於弱方的人發起伏擊戰,更是一種最好的辦法。
可能很多人印象中的伏擊戰都被影像作品所誤會了,可能很多人認為伏擊戰是提前埋伏在峽谷的兩端,然後用一些滾石或者是遠端的武器進行攻擊,但是在真實的戰場當中,並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首先,峽谷地區在我國並不是那麼常見,而我國存在的大多數都是丘陵,平原地區,所以伏擊一般都是在相同高度情況下進行的。
另外,伏擊戰也並不只是靠遠端武器來攻擊敵人的,在實際情況當中,被伏擊的一方也會想盡辦法來減少傷亡的,在現代的戰爭當中說不定都會演變成攻堅戰。
曾經的冷兵器時期,僅僅依靠弓箭來射傷對方效率是非常低下的,所以伏擊戰並不能只依靠遠端武器,反而更多的是利用地形的優勢開始圍殲,就像在戰國時期的馬陵道之戰。
本質上來說伏擊戰其實就是依靠戰鬥的隊形以及戰鬥的狀態去突襲那些非戰鬥狀態的人,對方擺好陣型衝了過來,被伏擊者還在手忙腳亂的變換隊形,領取武器,而一旦成為這種形勢,相信最終也就成了一場屠殺了。
如果想要達到這種效果,可不只是藏在敵人的視線外這麼簡單,因為不論是什麼時代,情報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在古代戰爭當中,軍隊出行時一般都會有偵察兵進行偵測周圍的環境,從而來確定行軍的路線中是否有敵軍埋伏,更多的時候將領的判斷才是最為重要的。
所以一場成功的伏擊,除了把握好敵人的行軍路線,同時還要保證自己不被敵軍的偵察兵所發現,除此之外,還要讓對方的將領判斷迷惑。
其實在遇到伏擊戰的時候,最重要的還是考驗將領的水平,如果想要死裡逃生,必須具有出色的指揮能力,除此之外,一個好的運氣也是非常重要的,總體來看,伏擊戰之所以能夠一直運用到現在的戰場當中,是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如果想要打好一場完美的伏擊,同樣伏擊的這一方也需要有高能力的軍事領導人,因為戰爭可不是兒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