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葉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方反應,砍不平,花山葉香,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過專業人士的推算,選了一個黃道吉日舉行登基大典,時間就定在十月初十,寓意十全十美。
在古代舉行登基大典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準備工作不算,從出宮開始算,到一切搞完最後回宮,一共需要21步:
出宮→更衣→皇上就位→樂隊及王爺百官就位→迎神→上香→行四跪四叩禮→獻玉帛→行初獻禮→讀祝文→行一跪一叩禮→行亞獻禮→行終獻禮→徹饌→送神→焚祝帛→宣佈登基→回宮→再出宮→讀表文→再回宮。
清晨太陽昇起,忙碌的一天開始了,大量的男女開始為大典做準備。睡夢中的王法被侍女早早地叫醒,然後洗漱穿衣,過程非常繁瑣。
隨後王法趕往已經建造完成的祭壇,而文武大臣早早地到了,自覺站成兩排,涇渭分明。接著在禮儀官的主持下,大典正式開始了!
首先開始祭祀天地。由於古代社會對大自然的認識極度匱乏,再加上生產技術相當落後,古人對天地是相當敬畏的,連皇帝都只敢自稱天子,意思是上天的兒子!
古以君權為神所授﹐故稱帝王為天子。天子:顧名思義,天的兒子。其命源天對皇權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他們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權,自稱其權力出於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稱天子。
他們還宣揚自己生下來就有許多瑞徵,還有所謂“天子氣”。人們還把他們比作龍,稱為“真龍天子”。統治者宣揚天子“受命於天”,是上天委任於人間的代理人,受天命約束。天子即天神之子,天龍之子。
然而皇權統治者要證明自己有天神的血統是個非常困難的事,之後由於天神觀念的變化,黃帝等也不再被承認是天神,而只承認他們是人帝,即使能夠找到黃帝的血統也失去了意義,這時候,出來了感生帝說。
感生帝說是漢代儒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後世也造成了重要的影響。感生帝說的要點是,皇帝的祖先,都是感受了天上五帝之一的精氣而降生的。精氣就是靈魂,也就是說,皇帝的祖先,都是得到了某位天神賦予的靈魂而降生的,所以他是天之子。從南北朝後期開始,朝廷正式把感生帝列為祭祀物件,至於五帝中哪一位是當朝皇帝的感生帝,則由儒者根據五行理論加以推算。
然後禮儀官開始宣讀祭文,然後王法按照規矩開始行大禮。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操作之後,王法開始宣佈自己稱王,建國為榮,就這樣大典終於結束了!
隨後王法稱王建國的訊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整個天下,各方反應不一。
自詡為正統的衰朝皇帝司馬鬥雷霆大怒,破口大罵王法是大逆不道,亂臣賊子,謀朝篡位。隨後司馬鬥下旨成立江北大營,任命齊魯行省總兵陳世仲為主帥率領三十萬大軍南下平叛。
而遠在屋王山的閻易山聽到王法起義接著又稱王建國的訊息之後剛開始大為震驚然後又欣喜若狂,內心深處感嘆王法是個蓋世英雄豪傑,年少有為,自己不如他啊!
待到內心平靜下來之後閻易山思索再三彷彿下了一個重大決定。翌日閻易山在聚義廳召集自己的心腹屬下宣佈自己準備舉大義的決定,屬下聽後有的大驚,有的大喜,有的沉思。
“一切聽大當家的,上刀山下火海,赴湯蹈火,萬死不辭!”隨後全部頭目齊聲大喊道。
閻易山看到屬下這樣的表忠心心裡非常滿意,隨後點將登臺,開始祭天,釋出討逆檄文,響應王法的起義,自稱並國公,尊王法為王。
之後閻易山率領十萬大軍討伐周邊府縣,攻下大片地方,震動四方,驚動朝野。
另一邊在西北沙漠深處的萬寶山營寨裡,馬方收到了王法起義稱王的訊息,仰天大笑起來。
“哈哈哈,不愧是老夫的賢婿,有魄力,有膽識,還野心勃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