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斤的廚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一章 論一個廚子的戰略觀,漢廚,三百斤的廚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b><\/b>

楊川不能在漠北久留,所以,他的辦法就有些簡單粗暴迅速完成新的‘鹿鼎城’的構築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他固執的認為,一座堅固的城堡,在騎兵稱雄天下的時代,不過是一個臨時避難所。

想要真正經略一大片草原,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根據地’,從根子上來說,還是要有一整套完備的產業。

就譬如眼下這一大片區域,在漢帝國的一些簡易‘天下地圖’上,只有一個‘丁零’的名稱,以為這裡是苦寒之地,就連牛羊牲口都會被凍死,妥妥的‘無人區’。

甚至,就連匈奴人也認為,肯特山一帶貧瘠荒涼,不適合放羊牧馬。

所以,雖然這裡曾經是他們先祖的發源地之一,卻幾乎沒有任何一個部落願意留在此地,守護他們的‘祖地’。

於是,水草豐茂的龍城、鹿城、以及綿延千里的陰山一線,便成了草原人的家園。

可是。

在楊川的眼裡,這裡可是風水寶地啊。

你想想看,此間有方圓三五萬裡的淡水湖,有縱橫交錯的七八條淡水河流,有平原,有森林,有草原,有茫茫戈壁大漠,無論是發展農業、牧業還是漁獵,都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

更重要的,是此間的礦產實在太過豐富,不僅有露天煤礦、露天硫鐵礦、金礦、銀礦等,簡直富得流油。

更不要說,這裡還有極為豐富的石油天然氣,曾經給地質勘探隊當過廚子的楊川,豈能放過這樣一塊風水寶地?

當然,楊川之所以潛回北海,先手打造、經營他的‘鹿鼎城’,還有一個十分重要而隱秘的原因——

匈奴人會被劉徹打出屎尿,從而大舉北遷、東遷和西遷;其中北遷的那一支,應該只能退縮到北海一帶,經過漫長歲月的猥瑣發育,重新成為漢帝國的心腹大患。

這樣一個結果,楊川絕對不允許其出現。

眼下的他,力量還很薄弱,沒有足夠的實力阻止匈奴人的東遷和西遷,但至少要堵死他們北遷的後路……

楊川預料到,這一次南宮公主歸漢,必然引發一場席捲天下的怒火,狂怒的劉徹和他的漢帝國,必然會對匈奴組織幾次致命的打擊。

有衛青、李息、蘇建、公孫賀、李廣這樣的猛將,加上‘文景之治’兩代老皇帝給他囤積的錢糧,足以支撐起幾十場大戰。

楊川仔細推演過無數次,一旦大漢傾盡全力,匈奴人必然會被直接打懵,再加上匈奴人內部的勾心鬥角,伊稚斜根本就扛不住劉徹的怒火。

如此一來。

鹿鼎城的出現,不僅僅是戰術上的搶先一步,而是從戰略層面,開始為他這個‘大漢廚子’準備一塊難以想象的、肥美無比的食材。

漠北之地,必須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心裡,他的這一條退路才算有些靠譜啊……

……

修築城池的事情,楊川只是提出一些基本的要求,便讓那些半大小子去主持了。

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鹿鼎城的立足之本、產業發展上面。

大力發展養殖、放牧,以遊牧對抗遊牧,顯然是最為簡單粗暴的方式,只要他用心經營,不過三年五載,就應該能組建起一支絕對的精銳鐵騎出來。

問題是,如此一來,可不就親手締造了第二個匈奴帝國麼?

想想都無趣的很。

發展農業,更容易培育起一個所謂的‘禮儀之邦’,加上他這個‘天可汗’漢人的血脈,聽上去似乎不錯。

問題是,眾所周知,發展農業一般都很漫長,需要經過多年的積累才能有所收穫;同時,農耕文明也容易遭受周邊那些遊牧部落的襲擾、劫掠,難度很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漢廚

三百斤的廚子